标签:
巴黎旅行古董店购物 |
自从开始造青旅,为了搜罗更多的小玩意儿装饰背包十年,我的旅行重点就从那些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卢浮宫凡尔赛(因为一样我也买不起),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古董跳蚤市场
最近两次巴黎之行,我都抽出周末的一整天时间坐地铁四号线到终点Porte de Clignancourt站下车,因为在巴黎北郊有一处世界最大的跳蚤市场
这里被极其专业地分成了若干个区域,有死贵死贵的富豪区,也有花个四五欧元就能捎回家的旧别针、老照片和杯碗盘碟
上一次我收了一个来自印度拉贾斯坦邦的铜马
而这一次我也照样没有空手而归,而是买了一个如图所见的皮箱子
特别喜欢那种旧旧的年代感,而且不是做旧而是真的很旧
看标签就知道它曾随原先的主人去过很多地方
在圣图安闲逛的既有许多像我一样拎着相机的游客
也有很多当地人,用法语自如地跟店主交流
看来周末逛跳蚤市场也是他们的一大消遣爱好
看到有人进了自己家门也没有两眼放光
只是轻声说一句:Bonjour(你好),就算是打过招呼
据我的可靠情报,这里的很多老物件都来自不定期举办的城堡拍卖会
这些以前城堡主人使用过的铜镜古画装饰品才得以再次进入市场流通
这家店摆满了旧娃娃
可能是我之前看过类似的恐怖片吧
来自非洲的木雕
走进一些富豪古董店时我特别有心理负担,生怕脚下一滑摔一跤
碰倒的瓶瓶罐罐可能我给人家打一辈子的工都还不起
我马上想象出可以把它放在我香格里拉店的咖啡馆里
可一看价签,这念头马上就打消了
有些东西不仅要考虑价格是否能接受
还要考虑怎么把它运回国
小件可以塞进行李
大件走国际物流的话,运费说不定比货品还贵
反正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当时的贵族真的很有钱
无论物品色彩和光线都搭配得让人赏心悦目
你看巴黎人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逛这些古董店
好东西看多了,品味也自然就有了
------------------------------------------------------------------------------------------
此处应有一条分隔线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一位跟我有着同样癖好的人
雅克玛尔•安德烈先生也喜欢到世界各地淘货,摆在他私人博物馆(雅克玛尔•安德烈博物馆)里的小玩意儿都是他从法国各地、意大利甚至更遥远的东方淘回家的,当然我的收藏跟人家的相比就实在太小儿科了
都是从俄罗斯运回法国的
而且是先有了挂毯,再按照Size设计出墙面大小
这里的每一样摆设都有来历
关于这一点我也深有感触,如果有朋友来我的青旅,我总能轻描淡写地指着咖啡馆的几样摆件跟他说,这个骷髅头来自秘鲁,那个红绿灯来自纽约等等
博物馆里的阳光房
重要的并不是详细了解每样展品的来源出处
而是让自己对色彩、搭配、布光更加敏感
虽然我依旧不能自己创造出一处这样的空间
可我的眼光却变得挑剔
就像美食家虽然做不出满汉全席
但他敏锐的味觉却能品尝出菜品的好与坏
-------------------------------------------------------------------------
再来一条分隔线
老佛爷百货每一季都会在自己的玻璃穹顶下面放上一些巨大无比的装饰品
这一季的装饰品是两个金蛋夹着埃菲尔铁塔,至于像什么也不用明说了吧
这是老佛爷跟Toiletpaper杂志合办的一个展览
这杂志我翻了翻,一个字都没有全是色彩鲜艳的图片
其实艺术家的原始设计是两个蛋夹着一个仙人掌,本来也是要在穹顶下面放绿色仙人掌的,可能觉得少了一点巴黎特色,就换成了埃菲尔铁塔
主展区在老佛爷的一层
让我感觉这样的地方只能看不能住吧
否则很容易人格分裂
其实无论什么时候来巴黎,都总能看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展览
一些奇思妙想的摆设
可能就有那么一瞬间,我们的想法我们的认知就焕然一新
而巴黎人天天耳濡目染,见识的超前自然让他们的审美和品味在全世界都有口皆碑
再把这种品味贯彻到生活中,就是穿衣打扮好看养眼,家里摆设赏心悦目,待人接物温文儒雅
这也是很多人爱上巴黎的原因
因为它总能潜移默化地让自己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