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导演是顾长卫,主演是蒋雯丽。上映前宣传了很久,我一直以为它会应景地在立春时上映,却一直拖到四月,跟沙尘暴一起来的。
那天上午,我一个人走进东方新天地的地下影厅,因为是工作日,影院里没几个人,我一个人占了一排。七年前那家影院还是北京最时髦的影院之一,座椅非常舒服,可这部电影却让我越看越不舒服。
蒋雯丽饰演的王彩玲是一个不知几线城市的音乐教师,觉得自己嗓子好,有天赋,动不动就掉个嗓子飙个高音,做梦都想到国家歌剧院当首席。在她身边出现的小角色也全都物以类聚,有的想当画家,有的跳了半辈子芭蕾,只不过是个男的。
他们的日常跟一座小城市的语境格格不入,也让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显得可笑,并纷纷在现实面前败下阵来。在影片最后,王彩玲领养了一个女孩,过起持家教女的烟火生活,画家下海成了商人,只有芭蕾男还在坚持,当然下场也最惨。
顾长卫导演的镜头语言平实却充满张力,把一个个小人物理想撞上现实后的粉身碎骨用琐屑生活的细水长流表现了出来。虽然那时是春天,可坐在影院里的我却感到寒冷刺骨。
2008年春天,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王彩玲。那一年,我已经30岁,所谓三十而立,却什么都立不起来。这条职业旅行的道路已经走了七年,没人能告诉我接下来该怎么走,而哪里又是终点。
我每天无所事事的闲呆着,也才有时间在工作日的上午走进影院。不知有多少人品尝过每天早晨望着天花板却不知道今天要做什么的悲凉,这种悲凉足以将全部自信撕成碎片。
我想要么就算了吧,找一份普通工作,彻底斩断旅行的念头,我甚至都做好从最底层员工干起的打算。
我跟王彩玲们一点区别都没有,虽然生活在一线城市,但一直只敢住五环之外。自命不凡,志大才疏这些成语用到自己身上仿佛也很恰当。王彩玲的确得到过去国家歌剧院面试的机会,可连歌剧院扫地的大爷都能听出来她唱的不怎么样。当才华支撑不起野心时,也是到了该认命的时刻。
我恨顾导,只因他拍的太真实,看完这部电影我差点就在心里认输了。虽然后来还是坚持了下来,但我深刻认知到自身能力的局限,并不是自己天赋异禀,实在是因为运气好,在其他人放弃的时候我还在坚持。
这部电影也让我看清了理想主义者的命运。我是幸运的,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却终将失败,这是一种更深刻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