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杂谈 | 
也不知从猴年马月,国内舆论开始大张旗鼓地倡导中国梦。人人有梦想,人人说梦想。创业的都想把自己的公司打造成独角兽,估值十几个亿;寒冬腊月跑到中戏北影面试的俊男美女都想有朝一日成为章子怡黄晓明;连扒手都有梦想吧,多偷几个6s,过年回家就能老婆孩子热炕头了。于是梦想这两个字逐渐烂大街,越说越不值钱。
在新书出版之前,我请业内专家帮我看了一下封面文案。她一眼看到封面左上角“梦想三部曲”这几个字,鼻子里下意识地窜出一股凉气,然后斩钉截铁地说:得改!十年前你说梦想有人看,现在说梦想,已经俗不可耐。不如就叫做背包十年系列。这提议马上得到全票通过,看来大家都三观正、嗅觉灵。
可我就是一个在梦想支撑下才走到今天的人啊。要是把这两个字从我过去十几年的人生里刨除,那现在能活成一个什么鬼样,简直越想越恐怖。
我的第一个梦想是环游世界,从最初的横冲直撞到半路跌入低谷,从抵达顶峰一览众山小,实际却越发自我膨胀,直到最后慢慢回归内心的平静。
就在我走到已经没什么目的地能勾起最初那种看世界的冲动时,我没有在原有的梦想里逗留,而是开始为自己打造一个理想中的乌托邦,新的梦想实现起来更加困难,因为自己完全就是个门外汉,刚开始时连续几晚失眠,还差点徘徊在抑郁症的边缘。支撑我走下去的,还不是梦想这两个字。
那就在我有限的扩散渠道里,继续为这两个字安利吧!有梦想的人,你的人生轨迹一定是向上的,一定充满无限变化和可能。而不是一出生就一眼望到死,而不是这个世界有你没你没什么两样。
梦想怎么产生的?这就要问问你内心深处的自己。究竟有什么事,能让自己一想起来就热泪盈眶?
昨天有记者问我,你最希望被别人称为旅行家,作家,还是创业者?
我发现自己竟然脸不红心不跳地脱口而出三个字:梦想家。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