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亚第五站——蓝城焦达普尔(Jodhpur)之四

(2007-03-16 08:21:03)
四:蓝城
 

既然是人造,那建造者的动机和目的又是什么?

继续刚才的比较。和粉城比。难道又是一件行政命令干预下的形象工程?应该不会。粉城一夜之间变色,而蓝城的粉刷工程持续了几个世纪。直到今天,也依然能够在市井看到有人拿着蓝色刷把在东抹西刷。把房子涂成蓝色,更像是当地百姓的自发自觉。
和希腊的蓝城比。是否说明这里市民的审美级别已经高到能够认同简单色彩比五颜六色更符合人对美的潜意识追求,并把这种意识提升为社会规范,让人人遵守。也应该不会。在这种人牛共粪的地方谈审美,就像在中国山区和农民讨论最新一季的巴黎时装,对双方都是侮辱。
还有两种官方说法。
说法一,蓝色有驱除蚊虫的功效。天,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印度人竟然用科学解释现实生活,虽然理论根源仍旧是朴素的经验主义。但仔细琢磨,这样的论点论据却经不住逆向推敲。如果驱蚊效果的确显著,那这种方法早该被更多的城市发扬广大。据我观察,这只是特例保留在焦达普尔一城一地。
说法二,这是梵天的地盘,蓝城的居民几乎全是他的信徒。而创造神的宫殿即是蓝色。那无论当地人把房子刷成深蓝浅蓝,潜台词都是在说,梵天和我同在。

比来想去,似乎也只有最后一种说法最接近印度民情。在这个神学远远比科学发达的国度,凡事想的神一点,没准就对了。

下山的路上,我的快门频繁按动。希望镜头能够帮我捕获到一个感性的蓝城,和刚才的理性分析对应,完成对这个城市的全部解读。

远景,近景,特写。破旧的老房,密布的线缆,窗户的花纹,随处可见的神像,从楼顶垂下的菜篮……
照片回放时,却没有一张满意。那不是我要的瞬间,也不是我看到的蓝城。
再次调整光圈和景深。那纷纷扰扰的蓝逐渐模糊成背景。镜头中出现一个拄着拐杖艰难行走的老人,一个骑二八自行车放学回家的孩子,一个浑身裹着黑布的伊斯兰妇女,一个站在自家门口哄孩子入睡的男人,一个伸出肮脏双手向游客要钱的乞丐……各种表情来自不同面孔。快乐,痛苦,麻木,兴奋,哀伤……

这是真正的蓝城吧。维持机体运转的并不是蓝色的血液,是普通人的平凡生活构成了城市起伏的脉搏。我想,即使某年某月那些颜色黯淡了,消失了,城市居民的小日子也依旧会韧性十足的一如既往。

南亚第五站——蓝城焦达普尔(Jodhpur)之四
 
南亚第五站——蓝城焦达普尔(Jodhpur)之四
 
南亚第五站——蓝城焦达普尔(Jodhpur)之四
 
南亚第五站——蓝城焦达普尔(Jodhpur)之四
 
南亚第五站——蓝城焦达普尔(Jodhpur)之四
 
南亚第五站——蓝城焦达普尔(Jodhpur)之四
 
南亚第五站——蓝城焦达普尔(Jodhpur)之四
 
南亚第五站——蓝城焦达普尔(Jodhpur)之四
南亚第五站——蓝城焦达普尔(Jodhpur)之四
 
南亚第五站——蓝城焦达普尔(Jodhpur)之四
 
南亚第五站——蓝城焦达普尔(Jodhpur)之四
 
南亚第五站——蓝城焦达普尔(Jodhpur)之四
 
南亚第五站——蓝城焦达普尔(Jodhpur)之四
 
南亚第五站——蓝城焦达普尔(Jodhpur)之四
 
南亚第五站——蓝城焦达普尔(Jodhpur)之四
 
南亚第五站——蓝城焦达普尔(Jodhpur)之四
南亚第五站——蓝城焦达普尔(Jodhpur)之四南亚第五站——蓝城焦达普尔(Jodhpur)之四
 
南亚第五站——蓝城焦达普尔(Jodhpur)之四
 
南亚第五站——蓝城焦达普尔(Jodhpur)之四
 
南亚第五站——蓝城焦达普尔(Jodhpur)之四
 
南亚第五站——蓝城焦达普尔(Jodhpur)之四
 
南亚第五站——蓝城焦达普尔(Jodhpur)之四
 
南亚第五站——蓝城焦达普尔(Jodhpur)之四
 
南亚第五站——蓝城焦达普尔(Jodhpur)之四
 
南亚第五站——蓝城焦达普尔(Jodhpur)之四
 
南亚第五站——蓝城焦达普尔(Jodhpur)之四
 
南亚第五站——蓝城焦达普尔(Jodhpur)之四
 
南亚第五站——蓝城焦达普尔(Jodhpur)之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