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八日 | 日 | 戛纳 | 晚年生活

(2006-07-31 23:12:16)

第八日 <wbr>| <wbr>日 <wbr>| <wbr>戛纳 <wbr>| <wbr>晚年生活

 

 导游介绍,这是希腊人修建的城堡。是在戛纳老城最高处的城堡塔楼。视野广阔,那深蓝色的地中海把天都染蓝了。

 

城堡主体已被改造成一个小型历史博物馆。收集各种中世纪时的盔甲弓箭。也有一些是法国殖民者从南美和非洲掠来的战利品。比如一顶土著佩戴的羽毛头盔,那些羽毛的颜色至今鲜艳。

 

老城依山势而建。已有600年左右历史。有石板铺就的小路从山脚一直蜿蜒而至山顶。

路不宽,两旁是高低错落的当地民居。厚重的木门没有几扇开启。各家的窗户却开得交相呼应。阳台上有大簇大簇鲜花,各种颜色,各种大小,各种芬芳。仿佛是一场比拼艳丽晚装的名媛社交会。

路旁的老式路灯早已丧失最初的照明功能。像是闲坐路边的老人,用自己的花白须发告诉旅者,老城的年龄已然不轻。

 

看到一家新古董店。所谓新古董,是指生产时间不长,却又把时间要素换算成价值一部分的商品。店里的每件商品除了标注价格,还有生产时间。比如一只1940年的碟子,售价20欧元。一包1965年出厂的蜡烛,售价19.9欧元。一张1970年的老唱片,售价150欧元。

进门时,会有叮铃铃的响声通知主人有顾客光临。店主安然看报,并不理睬。偶尔让他抬头招呼的,都是一些相熟的老主顾。多年经验让店主知道,游客大多把它的小店当成博物馆,只是参观。真正形成稳定利润流的还是那些几乎日日照面的左邻右舍。

 

古董店旁有一条小巷。半米宽。由着山势忽高忽地,忽正忽斜。看不到路的尽头,也不知道通往何处。

对未知的好奇似乎是每个旅行者的通病。非要看到常规路线外的风景。不过奇迹与危险总是结伴同行。好在我们大多乐观,愿意相信自己每把手气都还应该不错。

巷子的尽头是一个挺大的市场。有各种新鲜的地中海活鱼叫卖。刚打的大海鱼,躺在冰块上像哮喘病人一样大口大口吸气。

跟鱼贩询问那些从没见过的海鱼价格,讲了几句才恍然他们完全听不懂英文。然后换做手势。他们也像做游戏似的一边跟我比划,一边哈哈大笑。

鱼市旁边是水果摊,蔬菜摊。买菜的大多是当地老人。

市场四周有好几个咖啡馆。进了其中一家。老板讲,他是超级球迷,曾随法国队到上海看比赛。所以咖啡馆看上去更像个足球酒吧。挂满欧洲各个俱乐部的队旗和大牌明星的球衣。他说喜欢AC米兰,这也是我喜欢的球队。

咖啡店里差不多都是买菜后过来休息的老人。彼此微笑着招呼。一杯咖啡,两块点心,几句闲聊。

生活好像不过如此,也好像应该如此。

早晨侍弄鲜花。去市场买菜。走累了,喝一杯。路上碰见熟人,交换彼此近境。下午去小店陶宝。晚上是和老伴自制的烛光晚餐。放年轻时常听的唱片。心情就会有格外的好。

 

在老城里见到的老人远多过年轻人。毕竟是适合养老的海边小城。不甘心庸常的年轻人都到巴黎闯世界去了。

老人们有自己的圈子,阳台上盛开的鲜花是他们交流的语言。他们也有自己的骄傲,紧闭的大门并不对游客开放。而老路灯,老唱片,老街,老店和这些安享晚年的老人共同构建了一个安静平和的生活圈。

 

除了羡慕还能剩下什么,无论是对老城还是老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