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年的明星旅游节目有两档,一档是东方卫视的《花样姐姐》,一档是芒果台的《花儿与少年》第二季,芒果台的花少我看过第一季,感觉还行,于是第二季前两集也看了,但是互撕的节奏比第一季更甚,不大合我的口味,于是转而选择了花姐。还在微博上发了一条:
“可能我是很少数喜欢《花样姐姐》多过《花少》的吧,因为我就是喜欢玩,喜欢旅行,大家开开心心的上天入地,花样姐姐给明星分配的经费是可以保证基本的旅行的,各种项目都有的玩,节目组相对宽松,看得我还挺脚痒的。花少不是去旅行的,是组团儿出去搞人际关系的,看得有点累。”
其实我也一直觉得《花姐》可能会被大多数观众嫌太温吞,没想到微博发出后,还是有不少朋友给我留言表示和我一样,当然也有人说《花姐》不如《花少》的,我觉得这没所谓,反正电视台赚得盆满瓢满,跟我也没关系,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之前我觉得都有芒果台的第一季《花少》的珠玉在前,东方卫视还有什么必要以卵击石搞花姐这种恶性竞争的节目,现在看到了同一类型的节目可以有一体两面的呈现方式,由于主创人员的着眼点不同,也让两个节目有很大不同,无论我个人喜欢哪一台的节目,百花齐放都是很棒的事,至少观众多了一种选择。作为一个创作者,看到同一块面团捏出不同形状,也还是觉得有趣的。
所以我是打算等不忙的时候找时间再把《花少》也过一遍,主要是想看看它台本怎么写的。不过昨天看到朋友谈到《花少》里许晴又作妖炸裂,于是就去找最近一期拉着看了一下,芒果台是在坚定不移的将“互撕”的主题贯彻到底,然后去许晴微博看了下。很多人很激动的在骂许晴,我想大多数观众不太明白的一点是,其实你看到的,都是你内心希望看到的东西,如果你不想看互撕,早就会弃节目去选择其他真人秀了,你之所以选择跟一个真人秀,当然就是因为喜欢它的主题,比如我喜欢旅游,喜欢一团和气,仅凭个人爱好我就去看《花姐》了,战斗力强能看互撕还觉得不累的就去看花少,现在的真人秀节目这么多,观众不是没有选择,仅从个人兴趣而言,我们每个人的选择,兴趣点,都是我们自己内心的需要。如我现在还爱看《跑男》,其实就是因为这个节目即满足了我看过明路的那种互撕的需求,有满足了我喜欢看一团和气,轻松愉快的玩耍的个性。
回到这一期的《花少》,其实以互撕为主题的节目,台本里一定要有个人是要做反派的,没有这个人,这个戏要怎么演?大家要跟谁撕?观众看什么?所以,其实虽然大家都去骂许晴,但实际的情况是节目很需要她,大家也需要看到她,也需要消费她,看完她很生气,去她微博骂一通,然后和其他观众互相对撕,然后就都high了。所以芒果台才两次请她,其实我只是不太理解她为什么会接这个角色。然后就是能大方到这个尺度,也是让我很吃惊的,我只能说按照星座论,他们大水瓶的想法真不是我这个地球人能GET到的点吧。她到底图的个什么,我也搞不清楚。前两天在我最近参与幕后制作的一档节目录制现场见到许晴,她的表现给了我们所有人很大的意外,只能说这真不是一个按照牌理出牌的人,确实能给节目带来惊喜或者惊吓,因此我也不好说许晴是完全按照台本走的,还是说导演已经完全hold不住她了,直接真性情了,不过我到是能理解的是,真人秀节目的编导应该会很喜欢请她,因为不管是不是她本色出演,这样的人才有戏,有争议点,有意思,有看头。从前我也给电视台当过嘉宾,记得有一次是给一个话题类节目当嘉宾,那次聊大学生穿汉服,复古祭天仪式,在录制节目前,编导和导演就对我说要不断质疑,挑衅这些大学生,能吵起来最好,录节目的时候,主持人也不断给我递话拱火,可是就我这种个性格,看到对面坐着小弟弟小妹妹,我怎么可能说出狠话来,反倒表示很理解,主持人差点没累死,这架也没打起来。结果当然可想而知,这节目再也没找过我。可见娱乐圈里,有没有观众喜欢的性格,其实并不是一个演员红不红的关键。
无论如何,电视节目就是把一切都变成娱乐,一种消费,所以你选择什么节目去看,其实就是一件求仁得仁的事,电视节目追求的不是深刻,是娱乐性,因此是大家喜欢看什么,导演就做什么菜给大家吃,而演员都是消费品,没了许晴这样的人物,花少这样的节目就不会意思,就没办法一路撕下去了。以人物关系矛盾为主打的节目,撕不起来,观众不恨得牙痒痒,互相吵不起来,才是最大的失败。在这里拿《花姐》来做个对比会更好玩的奥妙之处,就是《花姐》是买的韩国原版,所以它的精神内核其实很韩国,就是团队之间很团结,然后把剧组树立为团队的对立面,让团队跟剧组去产生博弈。《花少》,剧组置身事外,让团队内部互相厮杀,这一点是很中国的,也是我一直相信《花少》会更火的原因。
最后说句脑洞大开的闲话:《花样姐姐》要是敢请许晴那可就好玩了。我真想知道许晴上《花样姐姐》会什么样。
前一篇:弱者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