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有什么用?
(2010-03-29 11:24:52)
标签:
杂谈 |
我不懂诗歌,但很喜欢读
只是因为单纯的喜欢。
最近的MSN的签名档是刚刚病逝的诗人张枣的一句诗: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然后
在MSN上碰到如下问题:
你后悔什么啊?
为什么后悔啊?
你出什么事了?
为什么一想起到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就落满了南山啊?
南山在哪啊?
于是我只好统一的,很无奈的回答:
这只是一句诗而已。
在豆瓣上写了这么几句,就有小盆友回复说:
“貌似很久没有利用签名档来抒发情感了
确实总是会引来一些好奇宝宝们的疑问。”
或者“很懂”的口气回复:
“用签名来表达情感,会点燃很多人的八卦之魂。”
看完了回复,更加无语了,却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会被人这样问。
会被人“很懂”的以为是怎样怎样
想起蔡康永写过的一点东西:
“我想念的东西,对一般的台湾爸妈来说,似乎有点怪。
我想学“舞台剧”。
还好我爸不是“一般的台湾爸妈”。
从小到大,爸从来没问过我:“这有什么用?”
“这有什么用?”几乎是我们这个岛上,最受欢迎的一个问题。每个人都好像上好发条的娃娃,你只要拍他的后脑一下,他就理直气壮的问:“这有什么用?”
“我想学舞台剧。”“这有什么用?”
“我正在读《追忆似水年华》。”“这有什么用?”
“我会弹巴哈了。”“这有什么用?”
“我会辨认楝树了。”“这有什么用?”
这是我最不习惯回答的问题,因为我没被我爸问过这个问题。
从小,我就眼睁睁看着爸妈做很多“一点用也没有”的事情。爸买回家里一件又一件动不动就摔破的瓷器水晶;妈叫裁缝来家里量制一件又一件繁复的旗袍;一桌又一桌吃完就没有的大菜;一圈又一圈堆倒又砌好的麻将,从来没有半个人会问:“这有什么用?”
“漂不漂亮?”“喜不喜欢?”“好不好吃?”这些才是整天会被问到的问题。
长大以后,越来越常被别人问:“这有什么用?”才忽然领悟很多人,是随着这个问题一起长大的。
我不大确定——这是不是值得庆幸的事。一直到,反复确认了“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其实都没有什么用”时,才觉得自己运气真好。
人生,并不是拿来用的。
爱情,光荣,正义,尊严,文明,这些一再在灰黯时刻拯救我、安慰我的力量,对很多人来讲“没有用”,我却坚持相信这才都是人生的珍宝,才禁得起反复追求。
”
嗯,因为很多人,的确是随着这个问题长大的。
所以,他们哪怕用到MSN的签名,看到一句诗,都会先给它们找点用处,以此来理解它。比如传递讯息,比如抒发情感,宣泄情绪之类。根据此进一步做出的推断,才会衍生出那些问题:
你用这句话做签名?有什么用意?想告诉谁什么?想抒发什么感情?表达什么企图?
其实,它真没什么用,它只是很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