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胜犬,不也不过是一只狗吗?
(2009-06-08 22:52:29)
标签:
杂谈 |
已经是第二次了,被媒体问愿不愿意以大龄未婚文艺女青年的身份展现一下自己“快乐的生活”,发表一下自己“铿锵有力”的独立宣言,只不过第一次好像是以剩女的名头做的一个什么专题,这一次变成了正在流行的“败犬女王”的话题,也是第二次,很坚决的拒绝了,开始的时候还想委婉点表达,但后来发现委婉了编辑姑娘也一样是不理解,最后索性干脆相告,不喜欢,不想上。
我不愿意事儿事儿的跑到别人面前去展现自己什么快乐的单身生活。因为任何证明自己的努力,其实都是心虚的表现而已。在我看来,日子就是日子,家庭生活有家庭生活的温暖和牺牲,单身生活也有单身生活得自由和孤单,日子是自己的,不是过给别人看的,不是展示品,一家人的日子要好好珍惜,一个人的日子也要好好过,这就完了。所谓幸福与否,成功与否,都是各人的感受,在于你内心是否平静知足,并不是单身或者有家庭这样的什么形式就注定能给人幸福。至于别人说我什么败犬不败犬,女王不女王,给我这样的人下什么定义,这和我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去证明我不是败犬呢?为什么要去跟别人证明我快乐呢?我干嘛要别人承认我是女王呢?这毫无意义,也根本不需要。
所谓败犬的游戏规则,也是由他人来制定的吧,在我们的这个社会里,总是有些评价体系,游戏规则,总想把你纳入其中,给你套上嚼头,用鞭子抽你,有刺扎你,逼得你不得不向前冲,有的人,就在别人规定的游戏规则里度过了这样的一生,有的人,拼命反对,反抗,其实你越大声反驳,别人却越是觉得你一定是因为心虚,不过是强颜欢笑,故作姿态而已。可是,我不参加这比赛行不行?不玩行不行?很多人都习惯了用他们的价值标准去判断他人的成功与否,却不知道,有的人根本就不和他们玩。而所有的胜利,都是靠他们自己意淫出来的,我们坐在这里一步没动,他们已经把我们纳入他们的游戏规则里并且宣布我们的失败了。随便他啦,我也没必要证明我是失败的或者不是失败的,战场是他们的,我的人生是个游乐场而已。
退一万步来讲,败犬这个提法,我一直很不以为然,却不是因为从我自己的个人情况出发,虽然是的确很有杀伤力,很有羞辱性,但和败犬相对的那个词,应该就是胜犬吧,可所谓胜犬,虽然胜了,不也不过是一只狗吗?按照这样的说法,这场在败犬和胜犬之间的战争,说白了,其本质上不就是狗咬狗吗?嫁不出去的女人是败犬,嫁出去的女人是胜犬。那男人是什么?玩狗,斗狗的人吗?如果是这样,无论你自以为你是胜犬还是败犬,你已经输了,因为你连人都不是了。只要下了这个斗狗场,就不过是给人逗乐子的东西罢了。什么胜犬败犬的,我懒得搭理这种无聊的游戏,谁若愿意自己意淫自己的胜利,那就胜利去,不过是把自己意淫成了一只狗而已。谁若努力证明自己不是败犬,那也证明去,也不过是证明了自己不是一只狗而已。这是多么可笑的比赛。
今天一个女作家搞出个败犬,我们就拼命证明自己是败犬还是不是败犬,明天某个人再提出什么败猪,败猫,败耗子的,是不是大家还要再撇清的撇清,反驳的反驳,欣喜的欣喜论证一番呢?有这功夫,干嘛不去动物园散步吃冰激凌呢?干嘛不跟老公撒撒娇,给孩子做顿好吃的?要知道那才是人生的正经事啊。
谁的人生若如战场,就让他自己狗一样的活着,去抢夺,争斗,自叹自怜去。是人,就要过人过的日子,就好好的享受自己的人生,无论是单身生活或者是家庭生活,都好好的享受这雨露春光。而关于那些无聊的游戏规则,特别是硬要把我纳入其中的,我通常只有三个不回应。
不参与,不配合,不证明。
名词解释:
败犬:是30岁以上,高收入、高学历、事业成功,但无感情归宿的女性。这种说法源自日本女作家酒井顺子的散文集《败犬的远吠》,探讨未婚女性及其生活,认定年过三十的未婚女性,无论事业上多有成就、在职场叱咤风云,只要未婚就是人生战场上的一只败犬。这本书引发日本社会热烈讨论,“败犬”一词广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