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不亲,故乡人

标签:
杂谈 |
前些日子回长春,虽然事情没办成,白跑了一趟,但是很高兴的是见到了很多老朋友。在戏校的一个会议室找到他们,发现他们在做独立话剧,而且已经演出了一场,很为他们高兴。后来大家一起去吃火锅,还是东北风格,大盘的肉,大盘的菜,吃得我感觉整个人都腻住了,就着羊肉酸菜锅聊着电影,话剧,油画的感觉真好,真是久违了的温暖熟悉。记得有一次和绿妖吃完饭走在长安街上,那时候她刚刚回老家住了一阵子回来,我们说起老家的生活和北京的生活,她说,其实她并不需要这么大的城市,这么多的活动,这么浮躁的生活,回到老家,她也一样能生活。而我当时的回答是,回到老家,您老就会像王彩玲一样成为城里三大文艺青年之一,到时候是会引起群众围观的。
所以我们这些任性妄为的,肆意生长的怪胎们才纷纷逃离了自己的故乡吧,而一旦出来,就回不去了。就像绿绿豆说的那样,北京就是个神经病院,所有病人,最后都会到北京来找我玩的。我又想起王彩玲,很多人都以为是她太向往北京的生活,其实恰恰相反,是家乡的人民,容不下她而已。
然而长春却是不同的,我很早就发现,这个城市是个如此奇怪的地方。在东北三省的省会里,属长春最穷,属长春人最低调,但是就是这个小小的城市,竟然盛产这种叫做艺术青年的怪胎。我第一次看《小武》,第一次看赖声川,第一次看阿巴斯,都是和他们一起,从我家出来,以三条街为直径画个圆,有五个三层楼的书店,两个图书馆。比我去过的任何一个城市都要密集,而且书店里总是有很多人,城市最大的五层楼的图书广场,我临走那年是十块钱办会员卡,所有图书打八折。在大专院校合并前,这座城市里有三十多所大专院校。我原来住的家附近就有四所大学,两所中学。卖盗版光碟的老板,都不是普通的光碟贩子,我到北京之后曾经去北京买光碟的地方,才突然发现,长春的光碟贩子,原来也这么有艺术素养。
这个地方,真的是一个蛮奇怪的地方。很多人学成之后就离开了,在外面,如果我说我是长春人,很多人也对这里没什么印象。说起东北人,人们想到最多的是辽宁人,哈尔滨人。而我家乡的人,他们大多都比较低调。来到这个城市,就会发现它没有什么自然景观,气候也不是很好,可是我回家去的时候,却发现我的老朋友们,他们在搞话剧,自筹资金的独立话剧。不知道能否像北京的小剧场话剧一样,创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来。
理想仍然在。生活依然美好。我离开这座城市之后,重新开始审视这个城市,发现它没有我当初拼命想逃离的时候想的那麽糟糕。下次回老家,也一样有话剧可以看了,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怎么会糟糕。
谢谢你耐心看完我的这篇广告贴。我不知道看我博客的小盆友有没有长春的,如果你也在长春,就来看我朋友们的话剧吧。冬天来了,不要老窝在家里,不如到剧场里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
贺岁爱情喜剧——《我的老婆是嫦娥》
前世有约,约在今日,我们在戏剧中会师
长春是我们的家园,舞台是我们的另一个故乡。
我们今天要做的事情,就是从故乡到故乡。
我们要为长春这个城市,演出我们的智慧和深情。
我们“吉林艺术学院、痴戏剧工作室”
在推出小剧场戏剧《夜迷茫》之后,
还将团结所有的青春,创意,情感,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推出新戏《我的老婆叫嫦娥》。
对传统神话进行改造,探讨人类感情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