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既然扯到了价值观,就追根溯源的聊一下,因为JACK BAUER的那篇文章,很多人都说出了,价值观没有对错,各国有各国的国情之类的话。当然这话是貌似有道理的,但是偏巧的是,我很早就想过这个问题,而且也想到有人会这样说,所以我的回答会很快,很简单。那就是,说错了,价值观本来就不应该是以正确和错误来论的,而是以行得通,行不通来论。而以价值观没有绝对的正确来作为解释,更加是胡扯的一种说法。本来就不该以对错论的东西,何谈有没有绝对的“正确”来解释呢,若用另外一句老话来表述就更加的简单,那就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个道理,是我在中学当老师的时候想明白的,这是做中学老师的一个好处,你可以接触到中国人思想成型的最初阶段。在中国,作为一个老师,你经常会被负于一种责任,就是要灌输孩子一种价值观,既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这种价值观,因为它脱离实际,不实用,所以经常会被孩子质疑,比如,撒谎是不对的,这在中国,似乎是很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孩子会问,为什么撒谎是不对的?难道你从来没有撒过谎吗?
这个时候,做老师的,是不是要撒谎说,自己从来没有撒过谎呢?或者说,有些谎言是善意的谎言呢?
可是我一直都觉得,所谓善意的谎言,其实是很扯淡的一种说法,撒谎就是撒谎,所谓善意,要怎么判断,按照谁的标准来认为是善意呢?那么非典的初期,官员为了不引起恐慌所撒的谎,算不算是善意的谎言呢?所以这样的价值观,通常会引起的,只是一种逻辑的混淆,让孩子更加的糊涂起来。
所以,当我的学生和我撒了谎,我从来不会跟他说,撒谎是错的,我会跟他说,你这次撒谎是错的。为什么,因为很明显,你瞒不住我,很快就会被我发现,你如果说了实话,我可能会批评你,但是也不会怎样你,但是你说了谎话,你可能会失去我的信任,我可能会觉得你是一个没有诚信的人,你也从此失去了一个朋友,而且你在担心我发现你的几天里,老是忐忑不安的,玩都玩不好,两种相比来讲,那一个损失更大呢?
通常来讲,我的学生最后都会选择和我说实话,而且他们慢慢的明白,有时候说真话比说假话更好。当然如果他们要选择继续说谎话的话,我也真的不会怎样他们,如何去恒量事物的价值,全在他们自己,做老师的,是帮助他们分析,要成为怎样的人,路还是要自己去走。
他们要学习的,不是撒谎是不是对的,而是撒谎是不是有必要的,还有,要学会掂量自己不同行为所产生的结果的价值和损失。而这,也同样不是以金钱或者对错计算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上一篇的博客里,通篇都没有说过JACK BAUER的价值观是对的,或者西方的价值观的对的,我只是说,他是说得通的,编剧在设定情节的时候,他是能够把自己的价值观说得通的,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他是可以解释得通的。因为这一点,我一直认为24小时的编剧很牛X。
在我来说,这叫价值观。我从来没教过我的学生什么是对错,因为世界上的事情,远非对和错那么简单。我当然可以告诉一个十四岁的学生撒谎是不对的,可是当他24岁的时候发现这个世界遍地是谎言的时候怎么办?我也可以告诉一个学生热爱祖国是对的,但是有一天当他发现祖国将他抛弃的时候怎么办?我也可以告诉他对爱情对婚姻要忠贞,可是等他自己开始谈恋爱,却看到到处都是乱搞的时候怎么办?我们的年轻人一直认为我们的价值观是对的,可是当有一天我们走向世界的时候,他们却发现世界全然不接受我们,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
我们可以给孩子们灌输很多“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价值观,但有一天,当他们长大了,而这些价值观行不通,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它们就会成为横在灵魂里的一块壁垒,只会给他们造成痛苦和困惑。这个时候,人们就只好相信,愚蠢使人更幸福。
对的,和错的,有些东西用这两个词来贴标签,真的好简单,但是他们在你十岁的时候管用,二十岁的时候管用,三十岁还管用吗?在小县城的时候管用,在大城市的时候管用,走向世界的时候还管用吗?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才让这么多国人的“价值观”是这样的混乱和自相矛盾吧。一边会强调这个是“对的”,这个是“错的”,对“对的”欢欣鼓舞,对“错的”横眉冷对,恨不得咬死对方,但当这样的价值观遇到实践的挫折的时候,又马上会说没有绝对的“对的”和“错的。”之说,大家国情不同嘛。
对与这样的人,只是笑笑,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您到底有个准主意没有呢,只懂得分对错的人,恐怕有一天,连自己的孩子都会搞不定吧,童言无忌,当他拿着最简单却是最本质的问题来问你的时候,难道你只能告诉他,因为是对的,所以是对的吗?
国情是可以有不同,但是这个世界的万物生长,天地之间的自然规律,却终究是只有一个,就像太阳照样升起,潮涨潮落,花谢花开,人和人之间,人和万物之间的联系发展,说到头来,都只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所谓的大智慧,只是学习,行不行,你可以去试,可以去改,了解这样的关系,和发展的趋势,然后懂得顺势而为,找到行得通的那条路,而不是所谓“对”的那条路。
在神的面前,妄谈对错,人类是多么愚蠢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