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决定这个夏天不看球,但是足球是绕不过去的话题,但是那天早上醒来,被网上铺天盖地的帖子吓了一跳,吃惊程度不亚于当场看球的人,于是找来网友发的音频文件听,笑翻,回想起当年半夜爬起来看球的激情,虽然不再,但是听到这样的吼声,依然觉得很可爱。
接下来的声讨铺天盖地,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声讨的内容不点开看也知道,无非是老一套,中国人从来没有娱乐精神,却有很多愤怒,但这么多,这么如潮涌的愤怒你不会在矿难的时候看到,不会在农民工讨薪艰难的时候看到,却会在一个播音员也是一个球迷看球看颠了看疯了的时候看到,我看着网上全面泛“黄”帖子,觉得这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小时候,我曾经有一个自己也不太当真的梦想,那就是等我长大了,要去巴西参加一次狂欢节,因为新闻联播里每年都会播一次巴西的狂欢节,我被电视里人们欢乐的样子深深的吸引,在我小小的记忆深处,就已经知道我生活的世界里,没有这样的日子。我不向往她们曼妙的舞姿美丽的衣服,我只羡慕她们脸上的笑容,那么自由,哪怕只一刻。后来我知道,这就是俄国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巴赫金所说的狂欢节化,他说,“狂欢节使人摆脱一切等级、约束、禁令,采取的是非官方的、非教会的角度与立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与现实制度相隔离的第二世界,“在这里,节庆性成为民众暂时进入全民共享、自由、平等和富足的乌托邦王国的第二种生活形式。”这种生活由于摆脱了特权、禁忌,而成为人们真正真实的存在方式。没有等级、权威、神圣和必然,人们毫不拘泥地随意交往。”
这是我一直向往的一种节日的形式,我从小到大一直想过,但是从来没有真正的过过一天节日,春节是尽孝心的节日,五一节是劳动人民的节日,国庆节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节日,我小时候看到的,参加的游行,演出都是单位组织,学校规定的,从小到大,我从没有在节日里,在人们脸上真正看过那种我曾经在电视上看到的带着梦幻般色彩的笑容。
于是中国人对足球寄于了很多的厚望,即便是没有中国队参加,无数人也把它当成一个狂欢节来过,酒吧,餐厅,街头巷尾,人人都向迎接过节一样来迎接它,几乎每年媒体宣传都会说,这是球迷的节日,是一种狂欢,然而当黄建翔一嗓子意大利万岁喊了出来的时候,批评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的时候,看到他最后不得不在这种抗议之声中道歉的时候,我想起来小时候电视上的巴西狂欢界,觉得有些悲哀,我生活的这个国家里永远不会有真正的狂欢节,中国人永远不懂得娱乐的真谛。
看看这些声音吧,关于一个人是领薪水的问题的,关于一个播音员的职业操守问题的,关于澳大利亚人民的感情问题的,等等,等等,最讽刺的是,所有的这些声音,都正是来自民间而不是官方,可见人们在一边狂欢的同时一边心里牢记着种种的禁忌,一旦有人越雷池一步,就马上会有无数人跳出来,给你列举种种的规则,认为你不可原谅,而这,就是中国人所谓的狂欢节,这也就是中国人。别人的狂欢节,是一手拿着葡萄,一手拿着美酒,我们的狂欢节,是脚上蹬着镣铐,手上带着枷锁,但这都不是最可悲的,最可悲的是,即便是借助了世界杯的外壳,想实现狂欢的梦想,也根本上无法释放他们的灵魂,但是对于这一点,人们竟然毫不自知。
我一直不觉得世界杯在我来说。有什么非看不可的理由,有时候对媒体宣传有些腻烦,是因为觉得它更像一场全民的伪高潮,整个民族看上去都很HIGH,叫两声,喝点啤酒,绕世界回帖子,可是当有人真的HIGH起来的时候呢?人们马上又跳回到政治形式的高潮之中去,口诛笔伐,每个人都义正言词的口诛笔伐,哪有一点点狂欢的影子,节日的影子?在巴赫金的理论中,狂欢节“那种自然、热烈、适情的狂欢式生活,不仅体现为现世生活存在的个别现象,而且升华为一种时代精神取向。”,去年的超级女声,让我明白对于统治者来说,什么叫做“娱乐猛于虎。”为什么有的人那么害怕老百姓找乐子,而今年的黄建翔则让我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灵魂上的禁锢更厉害的东西,即便有狂欢节的形式,也不过是一个民族在带着镣铐起舞罢了。
娱乐也是有精神的,快乐也是要有精神的,自由就更要有精神的,那可不是看两场球就有的。中国没有狂欢节,也没有狂环节的精神和文化,所以在我看来,就不用在做奔放状了,中国甚至没有真正的节日,中国人生活在种种压抑和禁锢以及约束之中,他们的日子永远没有真正的假期。而黄建翔,他在他的一生中,真正给自己放了一天假,让自己过了一次狂欢节,就这样而已。
接下来的声讨铺天盖地,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声讨的内容不点开看也知道,无非是老一套,中国人从来没有娱乐精神,却有很多愤怒,但这么多,这么如潮涌的愤怒你不会在矿难的时候看到,不会在农民工讨薪艰难的时候看到,却会在一个播音员也是一个球迷看球看颠了看疯了的时候看到,我看着网上全面泛“黄”帖子,觉得这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小时候,我曾经有一个自己也不太当真的梦想,那就是等我长大了,要去巴西参加一次狂欢节,因为新闻联播里每年都会播一次巴西的狂欢节,我被电视里人们欢乐的样子深深的吸引,在我小小的记忆深处,就已经知道我生活的世界里,没有这样的日子。我不向往她们曼妙的舞姿美丽的衣服,我只羡慕她们脸上的笑容,那么自由,哪怕只一刻。后来我知道,这就是俄国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巴赫金所说的狂欢节化,他说,“狂欢节使人摆脱一切等级、约束、禁令,采取的是非官方的、非教会的角度与立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与现实制度相隔离的第二世界,“在这里,节庆性成为民众暂时进入全民共享、自由、平等和富足的乌托邦王国的第二种生活形式。”这种生活由于摆脱了特权、禁忌,而成为人们真正真实的存在方式。没有等级、权威、神圣和必然,人们毫不拘泥地随意交往。”
这是我一直向往的一种节日的形式,我从小到大一直想过,但是从来没有真正的过过一天节日,春节是尽孝心的节日,五一节是劳动人民的节日,国庆节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节日,我小时候看到的,参加的游行,演出都是单位组织,学校规定的,从小到大,我从没有在节日里,在人们脸上真正看过那种我曾经在电视上看到的带着梦幻般色彩的笑容。
于是中国人对足球寄于了很多的厚望,即便是没有中国队参加,无数人也把它当成一个狂欢节来过,酒吧,餐厅,街头巷尾,人人都向迎接过节一样来迎接它,几乎每年媒体宣传都会说,这是球迷的节日,是一种狂欢,然而当黄建翔一嗓子意大利万岁喊了出来的时候,批评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的时候,看到他最后不得不在这种抗议之声中道歉的时候,我想起来小时候电视上的巴西狂欢界,觉得有些悲哀,我生活的这个国家里永远不会有真正的狂欢节,中国人永远不懂得娱乐的真谛。
看看这些声音吧,关于一个人是领薪水的问题的,关于一个播音员的职业操守问题的,关于澳大利亚人民的感情问题的,等等,等等,最讽刺的是,所有的这些声音,都正是来自民间而不是官方,可见人们在一边狂欢的同时一边心里牢记着种种的禁忌,一旦有人越雷池一步,就马上会有无数人跳出来,给你列举种种的规则,认为你不可原谅,而这,就是中国人所谓的狂欢节,这也就是中国人。别人的狂欢节,是一手拿着葡萄,一手拿着美酒,我们的狂欢节,是脚上蹬着镣铐,手上带着枷锁,但这都不是最可悲的,最可悲的是,即便是借助了世界杯的外壳,想实现狂欢的梦想,也根本上无法释放他们的灵魂,但是对于这一点,人们竟然毫不自知。
我一直不觉得世界杯在我来说。有什么非看不可的理由,有时候对媒体宣传有些腻烦,是因为觉得它更像一场全民的伪高潮,整个民族看上去都很HIGH,叫两声,喝点啤酒,绕世界回帖子,可是当有人真的HIGH起来的时候呢?人们马上又跳回到政治形式的高潮之中去,口诛笔伐,每个人都义正言词的口诛笔伐,哪有一点点狂欢的影子,节日的影子?在巴赫金的理论中,狂欢节“那种自然、热烈、适情的狂欢式生活,不仅体现为现世生活存在的个别现象,而且升华为一种时代精神取向。”,去年的超级女声,让我明白对于统治者来说,什么叫做“娱乐猛于虎。”为什么有的人那么害怕老百姓找乐子,而今年的黄建翔则让我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灵魂上的禁锢更厉害的东西,即便有狂欢节的形式,也不过是一个民族在带着镣铐起舞罢了。
娱乐也是有精神的,快乐也是要有精神的,自由就更要有精神的,那可不是看两场球就有的。中国没有狂欢节,也没有狂环节的精神和文化,所以在我看来,就不用在做奔放状了,中国甚至没有真正的节日,中国人生活在种种压抑和禁锢以及约束之中,他们的日子永远没有真正的假期。而黄建翔,他在他的一生中,真正给自己放了一天假,让自己过了一次狂欢节,就这样而已。
前一篇:失心疯是怎么玩的
后一篇:李银河,你放跑了人家的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