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襄河公园的故事

标签:
武汉公园后襄河公园襄河古道后湖江汉区 |
分类: 景致 |
后襄河公园的故事

后襄河公园
今天在我的QQ空间发了后襄河公园的40张风景图片,这是我前几天游览后襄河公园时拍摄的。游览武汉的知名公园本在我的计划之中,去年已经游览了20多个公园。但促成近日游览后襄河公园的动因有两个。一是在一次亲友聚会时,武汉市江汉区委的李强书记说到,区内的后襄河公园环境很好,常青公园也不错,当时便萌发了去看看的想法。二是日前小女儿和她男朋友给我买了一部SONY DSC-RX100M3相机,也急于试用一下。于是在1月22日上午,乘坐地铁2号线,在范湖站A出口出站,经环岛到常青路,走过一片树林,穿过后襄河南路,便到了后襄河公园。
其实,后襄河公园就在后襄河南路、常青路、后襄河北路、青年路这四条马路之间。从地图上看,如果不是武汉市博物馆占居一隅,它应该是个长方形,现在成了一个变形的7字形。
襄河古道泛称后湖
时值冬日,公园里少了些花红柳绿的艳丽,却也层林尽染,湖水微澜,暖阳高照,亭阁鲜明,别有一番韵味。我沿着湖岸步道缓行。湖那边的高楼、小桥、树林在湖面投下倒影,平添了几多风情。水啊,生命之源,也给公园注入灵性。不能设想,一个没有水面的公园,能够有什么特别的魅力。
公园内立有一块宣传栏,上面是介绍后襄河的文字,我读了起来:“后襄河位于青年路和常青路之间,东与武汉市博物馆相邻。古时为襄河古道,为沼泽之地,泛称后湖。因清末筑张公堤,截断清水源头,逐渐干涸,形成湖塘、洼地,是古后湖遗存湖淌之一,2006年建成后襄河公园。现有水域面积4.03公顷,岸线长度1290米,常年平均水深2米。湖泊保护规划功能为景观娱乐,雨水调蓄,生态调节。水质管理目标为地表水lV类.”落款是”江汉区湖泊管理所”。这是告诉人们后襄河公园的前世今生了。只是这古襄河是那一条河,这里面也没有说法。会不会是汉江?后来在网上搜索得知,还真是汉江!汉江流经襄阳古城以后,其下游亦叫襄河,又因流经沔阳,亦称沔水,还因为从夏口入江,亦名夏水,就如一个人有小名、学名、别名一样。古襄河就是汉江。
后襄河公园水域4.03公顷,岸线1290米
据百度资料介绍,历史上汉水临近长江一带“歧道曼分,多口入江,主道经汉阳与孝感、黄陂之间东流,在今天的汉口谌家矶、黄陂沙口间汇入长江”。“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年),汉水中下游连年大水,堤防多次决口,终使汉水在汉阳县西排沙口、郭师(茨)口间决而东下,经鲁山(龟山)之北入江,这条新水道从此成了主道”。
树影婆娑
当年的湖塘、沼泽如今成了城中湖公园,成为武汉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应该归功于公园的设计师、建设者和管理维护人员。你看看我拍摄的这些图片,是不是觉得后襄河公园有一种清新和雅致。一湖碧水在公园中央,沿湖岸是健康步道和亲水平台。南岸的亲水平台比较宽,设有小型儿童游乐场所,几个儿童在那里嬉戏,老人在一旁欢笑,好一副其乐融融的图画。
儿童游乐场
公园西岸有一处人造景致,几段木头搭了一个简陋的柴门,门眉上写着“襄河人家”,门前安放了一个石对窝和石碌碡,旁边还有一架“木风车”,俨然一个农家小院。在仙桃市我看到有个襄河湾,有所襄河中学,也有叫襄河人家的酒店饭馆,在这里搞这样一个景点,取这样一个名字,看起来也还有点意思。
篮球场
公园的西北角有一个小广场,一端树立着一副篮球架,一群青年在打“半场”,一个小伙子投中了,引来队友的欢呼。广场另一端,一群妇女在跳广场舞,伴舞的音响播放着《喜洋洋》。广场旁边的坡地上有一座凉亭,几个音乐爱好者在自娱自乐。森林里一个老先生在打太极拳,树上挂着一个鸟笼子,两只黄雀在欢唱。湖面上几只水鸟在游弋,不时抖抖翅膀。湖中一个竹排上有一个小木屋,两只水鸟在上面栖息觅食。这一幅幅的画面是那么和谐,那么充满生机。
水鸟“别墅”

树上挂着一个鸟笼子
健康步道
这些照片在我的QQ空间发布以后,我的图片日志说明了游览后襄河公园的两点动因。我姐姐的孙女看见评论说:“这篇日志隐藏了两个主要信息:一是近期舅爷爷和武汉市江汉区委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深层次的会谈,二是女儿有了男朋友,还是如此孝顺,要得瑟一下子,最后再顺便抒发一下自己的闲情雅致!我回复她说:“哈哈!太对了!”(写于2016年6月24日,2018年7月31日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