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汉的道观

(2015-03-12 14:41:46)
标签:

武汉风景

宗教建筑

道教宫观

长春观

大道观

分类: 景致

    说到武汉的道观,自然是长春观最为有名了。

长春观位于武昌大东门,乘公交车经过大东门,或乘坐火车通过长江大桥到武昌火车站区间都可以看到长春观气势恢宏的建筑群。

长春观在蛇山南坡,史载元初始建,以全真派创始人重阳祖师门人丘处机的道号长春子命名。作为我国道教著名的十方丛林,长春观是武汉历代道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世称江南一大福地。城市的发展改变着地形地貌,长春观虽然是依山而建,但现在很难感觉山的存在,不过观内建筑层层递升的态势,依稀可以想象当年山上道观林立的景象。长春观建筑结构严谨,布局精当,左、中、右三路构成总的格局,殿、坛、堂、祠、阁、塔,林林总总,各具特色,屋宇千间,规模恢宏,斗拱飞檐,雕梁画栋,尽显湖北道教建筑艺术光彩。观内设有“斋补堂”素餐馆和“道医馆”各一处,这在各地的道观中比较少见,似乎从一个侧面说明长春观在道教界的地位和规模。据说“斋补堂”的素菜制作坚持传统,不断创新,精心选料,科学配方,创新工艺,严格操作,使传统素菜不乏现代元素,色、香、味、名具佳,凡品味过的佛、道信众和中外游客无不交相赞誉。

     除了长春观,木兰山的宗教建筑也是很有名的。木兰山为大别山南麓的高峰之一,因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乡而得名,山上有木兰殿和木兰将军坊,都是后人纪念花木兰修建的。木兰山山势嵯峨,奇石嶙峋,松柏叠翠,云雾缭绕,自然风景优美,明代诗人屠达誉之为“西陵最胜,盖三楚之极观”,现在山上还有一座“ 西陵最胜”的牌坊。据《木兰山志》记载,木兰山的庙宇,始于隋,兴于唐,盛于明,先后曾出现过七宫、八观、三十六殿、古佛千尊的壮观场景,是历代佛教和道教的朝圣地。而且,木兰山宗教建筑有两个有别于其他宗教建筑的特点,一是佛中有道,道中有佛,佛教与道教建筑共处一山,融为一体,互相供奉对方的祖师神象,就方位而言,大体以南天门为分界,上为道观,下为佛寺;二是建筑结构独特,用石块交错嵌压而成,不用泥浆,为干砌石墙,这在其他宗教建筑中少见,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建筑风貌。 现在木兰山上的道教宫观有,斗姥宫、帝王宫、三清殿、金顶殿、玉皇阁等。金顶殿殿内供奉披发跣足的真武大帝铜铸鎏金像,两旁侍立有金童玉女和水火二将。神像造型优美,铸工精细,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木兰山道教宫观和长春观可能不一样,应该不是十方丛林,而是子孙庙,这有待进一步了解。

    武汉城区的另一处道观是大道观。历史上的大道观也十分有名,曾长春观、玄妙观、武当宫合称为“武汉四大丛林”。而今玄妙观、武当宫已不复存在。大道观也历经变迁。据好搜百科《大道观》词条介绍,原大道观位于汉口利济路171199号。清道光年间,始修玉皇阁,光绪十一年扩建为十方丛林,改名为大道观。时有庙宇10多栋、大殿3间、场院2处,占地300平方米。武汉沦陷时期,扩建利济路,部分观址拆除让做路基。后得以重建恢复,有殿宇、客、寮、堂、库共7栋,山门灵官殿和玉皇阁均为2层,另有临街9个铺面,占地总面积1632平方米,建筑面积有2461平方米。大道观地处人烟稠密的闹市,历史上在武汉道教四大丛林中以经忏著称,在19451950年期间最为兴盛,武汉解放后,经忏活动逐年减少。1952年,观内缺乏主持人,宗教活动停顿。1960年原大道观的房产交给硚口区房管部门经租,1985年又将产权和经营权交还给武汉市道教协会经营管理。九十年代,城市建设中大道观被征用,难以恢复。2004年冬,经武汉市道教协会商议决定,武汉大道观迁至武汉东湖磨山的郊天坛,使流传二百多年的大道观文化得到进一步继承和传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