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02-10 23:38:27)
标签:

原创

散文

文化

分类: 随心所感

字梅

  梅,我该如何咏你墨你画你?梅,我该如何起笔为你留下火红的印记?若从本字来说你并没那么复杂,因为你的本字是“某”,上方的“甘”加下方的果树“木”便就是你,这是金文的开始。青青的果子酸涩中渐渐成熟,青衣换上黄色袈裟,肉中带丝丝甜。是不是就因为滋味的复杂,是不是最后果子没了,妖娆的瘦枝在寒雪中仍然傲立开着鲜艳的花朵,金文中的“某”左边才会多出一个“木”呢?从此“楳”稍稍有些复杂,微微有那么不一样。或许你依旧挺立着你的傲骨胸怀,依旧保持着潇洒风姿,改变的是人们的历史,改变的是历史的变迁,从篆文起步,真正的“梅”将定义到如今。

  从金文到篆文,再到如今使用的印刷体,我仍衷于篆文的结构。篆文会把你的形象生动勾勒出来,梅花的根,梅花的树,梅花的枝,无论形象到整貌,再到枝条的细节,篆文的每一笔都像每一棵抚媚妖娆伸展着的梅花树。树木从春天复苏,夏日齐放,秋日硕果,冬日沉睡的步调匍匐在时光老人的表盘上,而你却用逆时光的童靥来保持执拗固执的不服输。每年寒冬的瑟瑟从不压垮你低头,每日寒风的萧萧从不击败你退步。每每的年年,每每的寒寒,每每的复复才让每个“每”中那么不同,那么清秀。你的“每”真是美,“每”的彻底,“每”的坚韧,银装素裹的枝条中总会有那么几朵努力探出鲜艳欲滴的花蕾。这种“每”依旧逃不过你的本性,蔷薇科落叶乔木。“每”代表生育,你的傲骨并不是自傲,开花后总要结果,而你只带给我们酸甜的滋味,剩下苦辣却让我们自己摸索领悟。酸甜苦辣才是一个人生的滋味,每日的晨曦就是一天的开始,你让我们领悟到“每”的不凡,让我们珍惜“每”的美好。你的本性是“木”,添上希望之“每”,那便是今日的寒“梅”精神。

  字涌诗韵,韵墨寒梅。

墨梅

  四君子必要有你,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春兰,夏荷,秋菊,冬梅,你就是为冬而生,冬之花,冬之韵的代表。古往今来人们咏你风韵独胜,神形俱清,或赞你标格秀雅,颂你节操凝重。

  雪山在呐喊。披上血红的袈裟呐喊着遗落的悲痛。山在痛,雪在哭。时间丢下满山的火红,迎娶春儿的朝霞,瑞雪仍依依不舍怀抱着山川,悄悄卧躺在梅花上栖息。痛恨日照的炙热,呐喊岁月的匆匆,嶙峋挥舞头肩上盘旋的春风,瘦削露骨的捍卫这一片红妆雪山。只怪,千秋敌不过岁月之河流,便缕缕出现以梅而悲,以梅而叹的诗词。

  李煜的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阶下纷落的白梅花瓣恰似飞舞的乱雪,让人心意烦乱,以梅喻雪,触景生情,思念离家在外对亲人的情愫之怀。

  姜夔的《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以红梅思念情人的梅词,开头就能深深感觉到对爱恋的悲伤,直到最后触景生情,叹息何时与情人再度携手赏梅。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李清照的《孤雁儿》更是妙,一句词里听到了《梅花三弄》的曲子,又以梅心喻人心。感叹春天的气息,并又哀叹着许许无奈。李清照喜爱以梅喻情,借梅喻己。大半数作品都离不开梅花的影子,又避免直观梅花的枝条、颜色、芳香等,以内心活动上构思立意,又一曲“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最爱梅之士逃不过陆游也。可称得上梅之精神,梅入魂魄的境界。“《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他称赞梅是‘花中气节最高坚’的,严然梅的知音,梅的化身。‘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又说“真正进入元人景元启所叹‘梅花是我,我是梅花’的境界。至于辛弃疾‘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临江仙·探梅》),陈亮‘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的诗句,更是遗貌取神的感概之吟。”

  此时,眼前不再是那个悲,不再是那个哀。雪山的火红映照在天空,蔚蓝的天色转瞬间换上多彩的嫁衣,时而红,时而黄,时而白,时而粉,时而紫。她是美丽的。多彩的花瓣飘舞在天边,飘飘洒洒,轻轻盈盈,仿佛在传递每一篇古诗,在风中,在云中。透过阳光的奁妆,看到了一片青山绿水,歌咏着梅之韵,梅之神。

  黄庭坚“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穸斜日两三枝。罗帷翠叶深调护,已被游蜂圣得知。”卢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胭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再有金农“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楼若有人。清到十分寒满把,如知明月是前身。”

  比起以梅喻悲,更喜欢以梅咏骨之法,梅中骨,骨中傲,这是积极向上的。冬日的冰冷会让人理智,梅花代表着一个季节,理智与坚韧也代表梅花的花中精神。没有曾一次如此仔细观察梅花的样貌,梅的花若是一种精神,梅的枝可喻人的一生,如坎坷的道路,如坎坷的人生。腊梅虽美,却少些弯枝,过度顺利的人生怎能够成长?

  落雪思梅,梅影墨画。

画梅

  据历史记载,唐代边鸾是我国画梅最早的人,至五代,腾昌裕把梅花单独成画,宋代,花鸟画发展到极致,画梅风靡,独立成科。释仲仁,杨无咎,赵孟坚都以画梅所著称。元代文入画勃兴,吴镇、倪云林都是画梅高手。  
  珠山八友王琦、邓碧珊、何许人、毕伯涛等人合作《暗香疏影》,汪野亭先生粉彩瓷版画《梅花通晓梦》,刘雨岑先生《介眉寿图》瓷版画,毕伯涛《咏梅图》,陶瓷美术家章鉴先生的粉彩枇杷瓶《锦鸡梅》、粉彩高白釉《梅花小鸟》,陶瓷学院著名老教授胡献雅先生《梅花》釉上彩瓷盘、《迎春图》,钟连生教授的《报春图》,渊鸣闪的《喜鹊红梅》、乾坤清气粉彩瓷版画,张树基的《梅知春近》,徐梅生的《梅花图》瓷板插屏。孙月轩的粉彩瓷版画《一枝红梅在桥东》,沈盛生的白梅雪地《琼阁飞花》粉彩瓷板、《梅花香自苦寒来》,刘平的《鹤守寒梅》,李进的《赏梅》,涂序生的粉彩《梅妻鹤子》。

  王成喜梅花作品《迎春赏梅》用可以用气盛、意浓、笔新、情沛八个字来加以概括。画中红梅异常茂盛,老干苍劲雄厚,新枝秀健挺拔。梵高的《梅花盛开》油画临摹了日本的画作,不难看出梵高生前也很爱东方之韵。
  
  以梅墨画,不拘泥于书画版画,更是陶瓷盘绘画的喜爱之物。比如清代的清康熙画珐琅梅花鼻烟壶也是以梅花为主制作的珐琅器。壶腹前后开光处以日本莳绘漆艺饰金色梅花,瓶侧则绘红、白梅花,是结合了珐琅与漆器工艺的精致艺品,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五朵花瓣,黄色花蕊,妖娆瘦枝,或许只有中国人才能体会到这种枯瘦中的傲骨,冷艳中的自信。经常说日本喜爱樱花,甚至贬低梅花。前者喜樱之说众人皆知,但贬梅之说尚不认定。从小跟随姥姥喜欢玩一种纸牌,叫花鬪。如果根究花鬪的渊源还是从日本开始讲,里面有一张牌就叫(梅花),梅枝上停落一只喜鹊,白面黑枝红花蕾显得这张牌位格外清秀可人,也是我从小最钟爱的一张。19世纪随船员的来往,慢慢进入韩国,成为一种老百姓钟爱的游戏。以此可以看出梅花不仅仅是国粹,她更是全世界的骄傲。即使欧美国家甚少用梅花作画装饰,但也纷纷欣赏古瓷与相关画作,梵高就是明显的例子,只因年代动荡,历史局所限。

  昨日偶见一组摄影作品,火一样的红,嫩一样的粉,雪一样的白,各种艳色映入眼帘,是天津梅花展上的作品。真是美的让人心动,让人留恋。清晨欲提笔墨来描述一下梅花的媚艳,而一头的一位文友却嗤之以鼻,说梅花应清秀为主,梅花展上的梅花只是艳丽,而失去了应有的自然芬芳与气质,想想,也罢。随之给我发了三张家门种养的清瘦梅花树,发现梅花不重要,而是因光映照在墙壁上的梅影。顿然,我才领悟,梅花不应停留注视在花朵上,魂之精髓应从梅花的一棵树,弯弯曲曲,环环绕绕的树枝上才能找到。透过梅影,我又发现另一种梅本身就是一幅天然画,她无须笔墨,她无须勾勒,只要一丝太阳的微笑,便能自画出无比惊叹的杰作。

  啊,原来梅花她就是浑然天成的画家啊。虽没红白之间的颜色跳跃,虽没清晰线条的勾挑,朴实的一道画影淋漓尽致的衬托出梅树整体的精神与魂魄。弯曲的像是在诉千年神话,幽美的像是在倾万年苦恋。自然,你就是一位最伟大的创作家,默默用天地为画幅,日月为笔墨,点缀了无数幅让人惊叹的梅花图。

  悟画咏梅,梅食杏香。
 
食梅

  核果入梅,青裟酸涩,黄裟甘甜,此为梅花果。

  入冬前妈妈总要买上两斤梅杏果来酿梅酒,青青的小果在浸泡之间,可爱的青涩童颜渐渐成熟,如夕阳的晚霞般渐渐沉郁,每粒梅果在糖水的孕育下像吃饱喝足的孩子一般,捧腹大笑,犹如在感谢与夸奖妈妈的手艺。银装素裹,皑皑白雪时梅花酒可正式上桌款待宾客,我更喜欢自饮自乐。过于浓稠的梅花酒可以促进消化,健脾健胃,丝丝酸,丝丝甜中还有自然发酵的丝丝酒味。在新春佳节时,大家会举杯庆欢,交杯大餐过后,总会有消化不良等症状,饭后若来一杯梅花酒,真是很美丽又健康的事。款待宴客时,梅花酒与冰水或温水勾兑,也会有酸梅汤的味道。只不过那一丝发酵味真是与众不同,这仅仅是梅果发酵后的汤汁,真正想品尝梅花的花香,还是要去商场购买,香槟大小的瓶子总是让我很满足标签上标着的价格,你一盅,我一杯,满屋的梅花味啊,真是芳香至极。梅花香在乐舞,点跳在人的鼻尖、耳旁,又淘气的摩擦唇齿之间,扰着小痒痒,难怪人们如此喜爱梅花酒的味道。正式祭祀时,总会用精致的雕觞,小心翼翼把梅花酒一次再一次倒洒,直到祖先们满意为止,仿佛听到天上传来喝醉了的消息,人们才会罢休。比起韩国的梅花酒,日本的梅花酒更受女士喜爱,只不过自己钟爱妈妈亲手酿制的,没有日本梅花酒那么过甜。我喜欢自然的酸与甜,喜欢自然发酵的那股淳朴酒香。因梅陶醉,因花痴醉,不知不觉一盅梅花酒又像七十二变小猴一样,跑进了我的肚里,仿佛在嘎嘎笑着,笑的我又傻醉了一下。

  梅干、梅酱、话梅也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小食品。日本的梅干可以与饭同食,白雪似的米粒精心煮食后趁腾腾热气在饭中央放入一粒梅干,看似很简单的一碗饭,蕴涵着用心与辛勤朴实。为随身携带,或野外散步时,人们又会用梅干与梅酱做出美味方便的料理。如三角饭团,寿司都能找到梅花果的影子。愚笨的我只会享受食物的美和香,而小小的话梅干却难倒了我,她的褶皱在证明时光的洗礼,如同树木的年轮,如同一个人走向耄耋之年,剩下的沧桑刻印在脸庞。太阳的晾晒吸光了她的稚气,童靥已不见,留下的尽是时光的味道,太阳的味道,还有梅花的沉淀味道。她如寒冬里那颗弯枝娆杆的梅花,褶皱的话梅干也逃离不了梅花的傲骨,这是不是在告诉人们,掉落过的叶子并没枯黄,掉落的果子并没腐烂,掉落的花瓣依旧可以酿出无尽的故事呢?

  花瓣,对,就是梅花的花瓣,差点忘记了她。她的淡淡可以点缀糕点的脸蛋,她的嫩嫩可以让不起眼的美食料理出精美的画面,吃一口梅花香缠绕在口中,闻一下梅花香扑鼻在内心,观一下仿佛窗外的梅花瓣像施了魔法的精灵一样,吸引着眼球。梅花糕点不能没有梅花茶的牵绊,暖暖的一杯,使整个身心化作一棵梅花树,这不就是生命之骄傲,灵魂之微妙吗?

  我想做一片梅花瓣,晕染整个山丘,洗染整片天空,大地不能在悲痛,哺育了如此坚韧的梅花,还有何怨啊。我想做一颗梅花蕊,万千不变中总要有一颗恒心才会走到永久,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踏遍千山万水,看大地的骄傲,感蓝天的无私。我想做一粒梅花果,从青涩到成熟,再到濒临死亡时,都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每个果肉以及果核中的仁果从美食到药用,默默贡献,从不后悔与遗憾,她从不曾埋怨过,从没责备过阳光的不足,也没鞭策过大地的供养。这就是一棵梅花树,我想做一棵梅花树,弯弯曲曲的枝条勾画出天然绝伦的艺术,含雪待放的梅花不喜夏日的温暖,只愿拥入冷静理智的雪花带给的拥护与怀抱,即使那么冰凉,即使那么寒冷。而这种冷只不过是人类的感知,只有梅花知晓“冷”并非冷,那是她要的温度,那是她要的温暖。

  花有花的世界,人有人的认知,花中人,人中花,那可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字落梅花边,
  墨挥傲骨寒。
  花香醉酒颜,
  浓郁沁心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倒戈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