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6.手工活
(2013-10-04 01:14:42)
标签:
姥姥散文原创 |
分类: 连载—姥姥 |
关于姥姥的故事,大部分都是在我发呆或者失眠时想起的片段,比如昨天深夜睡醒后,脑海里突然浮现儿时穿过的棉袄。这种荷尔蒙辐射似的反映应该属于‘准入冬症’。天气渐凉,身体总喜欢窝在温暖的地方,人的意识可能也因温度的下降幻想温暖的画面。
都说女儿是妈妈的贴身小棉袄,而我的小棉袄是姥姥在寒冬腊月时亲手做的,每年一件,从不重复样式,棉花都是崭新的,姥姥说旧棉花不保暖。八九十年代东北的冬天很是刺骨寒冷,那时下的白雪才叫真正的雪花,哪里像如今,雪不雪,花不花的……三九天是严寒,如果下起一场大雪会淹没到我的膝盖,一旦遇到这样的天气,我就会故意慢悠悠地上学。到了学校,老师也不会问具体原因,因为明白路途不好走,不定她自己都会上班迟到哩。而我主要是为了边玩雪边上学,一玩就会耽误一上午的课程,到了学校直接吃午饭,下午上完课放学,哈哈……可能喜欢冬天的习惯就是从那时养成的吧。
话题不能跑远,就是因为如此,穿戴特别要保暖。姥姥怕我的小身子在路途上冻掉,特意买雪白雪白的棉花,之后用量尺在我身上比划来比划去,再找个小白化石(小时候特别喜欢用这个石头在地上或墙壁上涂鸦)在花布料上划来划去,小剪刀再剪来剪去,大概的轮廓就会在姥姥手中轻而易举的显现了。
我的小棉裤大概是这个样子的。如果一句话形容的话属于连体裤,就是裤子和腰间是连着的,把背带从肩膀后部拉到胸前,胸前的装饰有些像古时女人们穿的兜兜,把背带与这兜兜用纽扣扣起来就是穿好了,唯一不足的是每次小便不是很方便。为了给我解决这个问题,姥姥又设计了好多款棉裤。
剪裁比例相当的花棉布之间放进上等的棉花,每当这个步骤时,姥姥的神情很专注,深怕哪个步骤影响,导致整体的不均匀,会冷坏自己外孙女似的。很喜欢看姥姥给我做棉袄棉裤的样子,不能说每次都会看到,一旦遇见,会静静蹲在她身旁当把手,顶多是帮她穿针引线罢了,那也很开心。
把棉花填充好后,姥姥就会小心翼翼打开窗前的缝纫机,脚踏的那种缝纫机,就像音乐家在弹钢琴一样,只不过姥姥要弹的是棉袄。我喜欢看缝纫机小抽屉里的针线纽扣之类的小东西,虽然每次都会挨说,但我也总会偷偷拿着几个小东西玩上一整天。上下脚踏的摆动,再加上缝纫机上那细针有节奏的针扎,不一会儿姥姥就把棉裤给做好了。
每当喊我时,不是为了帮她穿针引线就是试穿刚做好的新棉衣,大体合身后,姥姥会想方设法解决这棉裤怎么样才能让我在尿急情况下轻而易举解开的问题,最后我发现,她把裤腰俩侧给切开,用皮筋或细绳围绕腰部一圈,这样在我尿急时都会很方便的脱裤蹲厕,不用再把肩膀上的肩带解掉那么繁琐了。可能有人会问不带肩带不就可以了吗?是的,是可以,但姥姥说女人从小就要保护胸部和肚子,所以有兜兜的话必须要用肩带来维系。即使上面有小棉袄她也总是怕寒风跑进我的肚子里,多么关心的我姥姥呀!
不仅是棉衣棉裤,我的手套、鞋垫、毛衣毛裤、小棉被等等都是姥姥给做的。她是个心灵手巧的女人,平日里大家要扔的东西她都会要,在安静的时间里,通过她那一双手总会做出很多让人惊喜的小物件。
小学毕业后,感觉冬天也没那么冷了,感觉姥姥也更老了,我也不再是那个小破孩了,棉衣棉裤也从那时起消失了。姥姥那双温暖的手心,还有小棉袄传递给我的温度却始终不能忘怀。或许,手工活好的人就是喜欢积攒所谓的“垃圾”,姥姥在临终前说:她们总是把“垃圾”送过来,我看着这些“垃圾”不舍得扔,只好再利用它们做了那么多东西……
我的心深深的痛。姥姥明明是再骂着这些“垃圾”,却又那么不舍得扔掉,也只有她才能再利用它们,创造出更多的奇迹。姥姥走了,临走前为她穿着崭新的衣物,没再带走一件“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