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难断家务事,再高明的法官面对家庭纷争都会头疼。每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就是因为这本经书实在难解,清官们也都不好判案。一家有家规,一国有国法,小集体、大集团都有各自的纪律和规章制度。但人多嘴杂,你一句,我一句,这就形成难管理的现象。
先不提富豪家庭,咱就看平常老百姓。姐妹兄弟一堆,四代同堂的家庭,虽然都是亲戚,但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想法与观点。意见当然会出现分歧,这时谁管理?当然是最年长的祖辈们。只要身体可以走动,精神十足的祖辈都会掌管家务的。管好了,让儿孙们都心服口服,要出现偏心偏爱,就不堪一击了。保证出现财产分割不满,遗嘱不能按法庭程序实施等现象。
再提单位集团,一把手要管理松懈,那可想而知。保证不出一个月,连续停产,职工们的工作状态集中不了,效率不高,就是本来想合作的企业看这种状态也随之而去。大规模的企业,领导者主要思考一个集团的发展前途,一般都有特定的管理部门。
这就需要选人才的准确度。现如今人才诸多,大学生一名接一名地从大学校园里出来,说是高才生,但真正可以管理好企业的人实在是慎少,管理需要各方面的素质。首先要有果断的执行力,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下属做出方案,让下一个环节更好地执行。其次要有全方位的思考能力,这样处理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不会或很少出现漏洞,再次就是需要宽广、谦让、积极的心态。要想带动员工,首先让自己精神调整到最佳状态,这样才能领导下属。除三项因素以外,还要具备学识,技术等方面的要求,但这些都与工作变化而不同。
再谈一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法律与规章。如果与这些法条想抵触,要受到惩罚,这就是管理的方法。但很多人还是会与法律相斗,最后走进铁栏里。为什么知法犯法?这就是贪婪与欲望的驱使下导致他们步入歧途,可以说与个人因素的问题有关。不在于管理上的错误,但真正让一个规章有效起来,还需要群众们共同维护和执行。
家庭、企业、国家三种不同集体,都需要完善的管理才能运营。管理的同时,成员们也要互相督导,监督下才能让管理更有效下去。举了三个例子,说了很多,最想说的还是论坛。
在网络里玩了好多年,近几年才酷爱论坛。在里面发泄自己的心情,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高兴时把激动的心情写下,伤心时把难过的心情记下,只为了舒缓自己的情绪。时间久了,与陌生的论坛也产生感情,总让人难以离步。
走了很多论坛,有些管理的很好,一进去就会让人感觉到和睦,亲切的气氛。但有的一进页面就会让人看到攻击,刺激性很强的语言。为什么同样的坛子会有不同的现象。难道人多人少有关?难道因不同人群的素质有关?我想都不是,个人因素是一定有的,因为这很正常。从心理学上分析,人都有兴奋的细胞,比如,街上发生了事件,会有很多人围观。虽然与本人都无关系,但还是要上去看两眼。这就说明人天生就有爱看热闹的习性,当然,热闹的人群又分沉默型与活泼型。沉默型的人群是只光看热闹,却不发表任何意见,活泼型的人群是不知天南地北,说自己想说的,不管前因后果的人。
如果管理好的话,会在大家都看的页面上出现攻击、纷争等话语吗?但话又说回来,为什么不能把事物换位思考下。事物是矛盾组成,一个事物的正面必然是反面,缺点后面一定是优点。我们为什么不能多看看优点,冷静对待缺点呢?
记得家长们教育孩子,经常与其他学生相比较,父母问自己的孩子:怎么没有邻居家的孩子聪明?看看人家都得满分,你却给我得60分,不会再努力些得100分吗?
很普遍的现象,我们对一个论坛也该像孩子一样不能用埋怨的话语,不能用责备的语言管理。意见提出来,大家都痛快,但之后做的是解决,没完没了的纷争只会让人迷糊,不知该从哪里下手。
上面和那父母骂孩子一样,剩下的40分为什么没有争取?如果再仔细想想,这孩子其实已经努力过了,因为努力才会把60分得到。其中也许没有理解题目或其他原因才会得不到满分。用这个例子再看向论坛,管理没完善,导致一波又一波的纷争,但纷争过后还是会有人继续维持论坛,也会有人继续光临,说明曾经的管理不是完全失败,也有可取之处。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所以我们尽量用最好的方法去寻找美好的事物。但途中经常会遇到很多不如意。如何去化解其中的不如意,那要看我们自己怎样看待了。
还是那句老话:世界万物是对立统一,矛盾组成的。不能只看一面,当看到美好时要想想它背后的危机,当遇到不快时多想想它背后的舒畅。
人活着本来就很累,何必要那么多的不如意,何不如多往乐观的一面望去,这时就会发觉一切是如此简单与美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