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的出路探讨
(2009-04-07 10:18:54)
标签:
金融危机制造业迷局产业链郎咸平财经 |
对于时下制造业或者轻工业的困境,时下有两种声音来解决:第一种声音是说要搞高科技,向高科技转型。第二种声音是说要向高端产业链整合。前者认为我们缺少高科技,做得是最简单的可替代的加工生产工作,因此我们很被动,总是作为备选,要想中标就要在低端竞争时互相压价,结果就是大家一起死,所以一定要搞高科技,有核心技术的高科技。第二种观点认为我们在产业链下游,要想打开销路,就要抢占产业链上游的位置,用芭比娃娃举例,中国生产一个芭比娃娃要一美元,而买到美国货架上要10美元,也就是说我们干得是最苦最累的活,但是9美元的利润却被产业链上游的销售商、品牌代理商、运输、仓储以及终端所瓜分,因此我们要整合上游。
但是我个人认为以上两种观点都可以作为一个长远目标,但是对于很多加工制造企业来说不具备可操作性,对于搞高科技这种说法,我认为提倡这种做法的所谓专家教授们,根本不懂中国制造业现状,你让一个生产鞋帽的企业,搞高科技太不现实。第二种说法,我认为需要大量资金以及长久的积累才能实现,说现实一点,一个制鞋厂连会几句英语的人都少之又少,你怎么能妄谈登陆欧美、树立自己的品牌呢?
那么什么是可操作的,可以解决制造业眼前问题的办法呢?
这里有两篇文章值得借鉴:
http://www.somou.com/viewthread.php?tid=1205&extra=page%3D1
该文章中的一些观点,用江浙一带生产童车的企业好孩子的模式可以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