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水月杂谈 |
“敢问前辈住的是哪里的山,修的是什么缘,走的是什么路?”“住的九曲青丘山,修的岸边香火缘,走的是非因果路”“原来是胡家的前辈,失敬”……
昨天(2018年9月8日,土)晚上连着看了三部电影:《道师爷》、《借眼》、《育婴室》。这厢先来说说《道师爷》。
本片根据爱奇艺文学上的小说改编,其原作据说是以七色恐怖系列闻名的新生代惊悚女皇苗女红娘子,由崔走召担任编剧指导,其代表作包括《我当阴阳先生那几年》、《三途志》等,香港前辈演员梁家仁领衔。
对于本片,笔者是冲着崔走召去看的,当然题材也是一直以来有兴趣的,看了预告片也很是期待,所幸不负所期。
本片比较有特色的是在一部影片的片长里容纳了三个小故事,就像是单元剧的感觉,由说故事的主要人物关师爷和叶老板的经历贯穿。个人觉得这是不错的表现方式,没有必要为了拖时间而强行增加不必要的故事情节,反而显得拖沓冗长。当然这是基于原作有相当的内容作为支撑。
故事短小精悍,点到即止,借降妖除鬼讲述为人处世的道理。第二个故事笔者暂未看出深意,只是觉得未经求证的妄断是不合适的,白怨了他人也苦了自己,何苦来哉。而第一和第三个故事,笔者看来讲的是诚信和因果的道理。为人当言而有信,知晓得失,了解收获与付出之间存在着的必然联系。若非吴老爷为寻回货物有求于胡家前辈,若非其自己种下了毁约的因,就不会招来儿子失魂的祸;若非叶老板伤了黄家小子害其丧命,也不会招来黄家前辈长达一年的报复。所谓天理昭昭,为人当多行善事,多行不义自有食其恶果之日。
说起来此前并没有看过原作小说,刚刚才下了app打算补个档,瞄了眼目录,似乎电影在原作基础上可能更依托于编剧。所以看片时几乎就是盲看了,没有做任何功课(最近有点发懒,盲看概率比以前提高了╯╰)
正因为盲看,看到片中的一些细节设计,相当惊喜。比如关师爷让八字全阴的叶少爷走阴间路找吴家少爷的生魂时,准备了一只雄鸡在一旁,片中对此没有说明,只是在叶少爷担心自己可能会回不来时,关师爷一脸胸有成竹样。其实但凡常看此类文的朋友一定一眼就明白了,雄鸡(看身形像母鸡来着ORZ)乃引路者,万一生魂在阴间路有所迷失,若有雄鸡鸣叫,便可随声而归,是常走降妖除魔路者的保命手段之一。而关于撒在叶少爷身边一地的大米(或者是糯米?),也没有说明,其实,米可不仅是给公鸡吃的,更因为按五谷辟邪术,大米和糯米都有镇邪功效的,特别是糯米,《茅山学堂》中就有糯米可以祛尸毒的说法。
再如本文初记录的这段台词,听上去像是江湖切口,实则就是修行者初见面时常见的招呼方式,就和非修行者问“不敢请教尊姓台甫。”差不多意思。通过问答,是一个道上的一听就明白了,其中有些如今三次元也广为流传的关键词,如听到青丘,就能明白对方是狐仙(精),说修的香火缘,笔者猜测应该是指潜心修行的意思(未经考证,不敢确定),走的是非因果路,便即表明其并非无端生事,而是为的了却因果。而关师爷称对方为“胡家的前辈”也是符合狐黄白柳灰民间五仙的常用称呼。本片中第一个故事出现了胡家的前辈,第三个故事中则出现了如今也广为人知的黄家前辈。
又如第二个故事青楼怨中镇尸石上和第三个故事中叶老板家中缠上了串着铜钱的红绳,红绳和铜钱均有辟邪的作用,铜钱中尤以五帝钱闻名。
此外还有符合时代特点的使用了木杆蘸水钢笔,名旦唱曲用的是真戏腔(而非演员现学随口唱什么的╯╰)等细节都令影片的制作显得比其他一些影视精良一些。特效也比五毛多一些,狐狸尾巴看上去还行,狐狸面目不错,但是黄皮子的面目可能还得再走心一点,另外动物的肢体动作确实还有差距,这个问题不能由剧组一家背锅,本朝在亲近自然方面的研究与发展确实还有差距。
另外,笔者觉得特别需要夸赞的是本片启用了前辈演员领衔而非如今时兴地启流量或鲜肉当道。并非看腻了年轻人,年轻演员也有演得好有实力的,比如本片第二个故事中小桃红的扮演者(不知名姓,致歉),笔者认为表演相当精彩,把被名旦上身时哀怨狠厉憎恨悲伤的状态和没有附身后小桃红本人对上身一事没有印象的茫然区分得相当清楚。让观者仿佛真的看到了一个人被上身前后判若两人的样子。表演相当到位。
是以综上,《道师爷》是不错的网剧,推荐。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