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盘分析(2008.5.18)

(2008-05-18 10:06:27)
标签:

股票

 

文章之前, 向勇敢伟大的四川人民致敬,向地震中死去的人祷告,希望灾区早日恢复正常!!!另外希望各位朋友有能力的出能力,有钱的出钱,少发些牢骚,多做点实际工作!

关于大盘,或许反弹已经结束,再次向下回补缺口的可能性比较大。从大盘周线看,大盘现在处于变盘区间内,大盘短中期均线月线支撑(22天线3490),而大盘中期均线季度线压下(66天线3822),从周五尾盘情况下,大盘欲下还上。但从周线上看,本周最低点3502,低于上周最低点,所以从技术上分析,大盘其实已经进入了短期调整时间趋势中。

在基本面上看,国内股市内忧外患,压力重重,向上空间并不大,现在一一列出:

1,短期反弹幅度过大。自2800.4.22见底反弹来,一个月时间不到,许多股票完成了非常大的升幅,一般股票都完成了30-50%的升幅,许多股票甚至是100%反弹,很显然经历过大跌后,突然如此大规模的向上,并不是底部形态,至少还需要一次向下确认。

2,国内经济形式恶化。这一点是需要引起大家注意的。关于银行准备金达到16.5%这个数值,许多人都不大关心。但这确是关系到企业生死的一个主要因素。银行的利润来源主要是贷款,而贷款的来源主要来自储户,而把这些钱的近20%都拿出来交给央行,银行可以用的钱是越来越少,这样的话,贷款的难度越来越大,贷款利率会越来越高,而国内企业本来效益都不好,因为人民币升值或是石油等原材料大幅走高因素影响,举步惟艰,而现在更贷不到钱,可想而知,企业会怎样,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企业将会出现大面积的亏损和负债,一方面高昂的成本,让盈利有限或亏损,另外一方面,还有付轻换给银行的高额利息,这种局面会持续多长时间??如果是上市公司,出现这种局面,流动性出现问题,肯定会卖法人股,解决资金流动性问题。

3,市场投机气氛浓重。就象我上面说的, 企业业绩并不好。而市场上表现得很好的股票并不是业绩好的股票,农业(代表000998),券商(代表600109),创投(代表600624)这些股票出现大幅飚升,而业绩方面,这个大家都清楚的很。关于游资,本人并不反对其对市场活跃所做的贡献,但如果整个市场都是靠游资来对市场中枢进行定位,这肯定是不行的。许多股票被指鹿为马,好的说成不好,不好的说成好,资金用自己数量上优势强奸整个市场,这样的市场是非常危险的,而作为中国市场主导的基金也大量买入高高在上的煤炭能源股,为市场的投机添砖加瓦,无不为市场的坍塌做准备,在这样的危墙下,散户必须学会克制自己。

4,市场的重建。在这个位置谈市场的重建,许多人都会觉得可笑,但我觉得我有义务告诉大家一些我的观点:还是法人股流通问题。在2005年,市场上全部是2.3元股票,市场并未全流通。股改后,在大资金的护航下,大量游资社会资金进入,股票市场从1000点到6000点,三年时间完成了一个大的牛市升幅。但现在情况和三年前比起来,企业盈利能力是否提高?提高了能否持续?这样的问题其实只要有一点理性思想的投资者都应该知道是否定的。其次,市场的容量问题,以前整个的市场就象一个小桶,而现在的市场变成大桶,显然市场的承接力度发生了变化。而这个承接的力量能否持续?是问题的关键!承接这些法人股的力量是否持续是关系到整个市场能否稳定的主要因素,而从当前市场和上面3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市场上大多数的力量为流动性强的投机资金,而并非长期持股的投资者,这就决定市场的非恒定性。那就需要等待另外一个平衡,只到市场确认的可以让理性投资者满意的地方。有许多朋友拿台湾或日本的股票市场做比较,幻想有新高。但这一点,本人并不赞同,因为他们在特定情况下,好象并没有解决股权结构的问题。就象一个人跑步,他们都是一个人在跑,而中国股市在2005年也是一个人跑,在顺风时,到6000点前。但6000点开始,全部法人股都解放出来,顺风大家当然想多看看,而下跌后,就变成两个人跑,一个人跑还不够,还要背着一个人跑,这就是市场的承接力度问题,当然如果你是内功高手,那就另当别论了。但我觉得,至少,象全流通,这样对市场容量有重大要求的事件,至少有一个观察期,一个安全的观察期,才能确认市场是否足够安全!没有三年或之上的观察,你很难判定或判断市场的真正底在哪??而现在仅仅是下跌第一浪,在一个月时间内进行了反弹,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观察,而不是这样短的时间段。

 

综上:::经历过数周反弹,大盘或许会回补缺口,鉴于许多个股涨幅可观,建议有获利空间比较大在50%左右或上的股票可以出局观察,控制仓位,防范系统风险!(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