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介入孩子的纠纷吗?

上周五,因为淼儿记了一位上课屡不守纪律的男同学的名字,导致那位男同学放学后被留下罚读课文。男同学心里不悦,当着来接他的外公的面,用语言攻击淼儿。拿淼儿的话讲,那位男同学甚至出言不逊。性格泼辣的淼儿哪能忍下这口气呢?况且之前淼儿已经多次提醒了那位男同学,而且最后她是和另一位中队委商量后才把男同学的名字记下的。于是,淼儿拒理力争,大声数落那位男同学的不是。因为不在现场,我无法描述当时淼儿和那位男同学的情绪和态度。但是用淼儿的话讲,她与那位男同学是吵架了,而且引起了同学们的围观。原本,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孩子们的事情自然有他们自己的解决方式,吵吵也就罢了。实在有什么问题,他们也会申请老师裁决的。可是,问题就出在那位男同学的外公身上。在老师不在现场的情况下,他看到自己的外孙与别的孩子争执起来了,不但没有以长者的身份进行劝解,反而指着淼儿厉声说了一句让人很难接受的话:“不是东西!”最后,淼儿是在同学们的劝解下,才停止了与男同学的争吵。
这件事发生以后,生性大大咧咧的淼儿并没太往心里去,只是告诉爷爷他和同学吵架了,具体那位男同学的外公骂她的情况,淼儿竟然忘记告诉爷爷了。第二天,淼儿在我们送她去学书法的路上,才想起把这件事详细告诉了我们。孩子毕竟是孩子,她为这事生气的原因是那位男同学自己不守纪律还骂她。而我们却是难以接受那位吃盐比淼儿吃米还多的男同学的外公说的那句文明人都说不出的脏话,何况他出言的对象是一位仅七岁的孩子。当时,我们问淼儿:“他外公说你的时候,你有没有对他不礼貌?”“没有,我被同学拉开了……”后来,我们告诉了淼儿今后应该如何处理这样的事。并嘱咐她在履行中队长职责时一定要公正,千万不能凭自己的好恶去对待同学。发生纠纷时,有理就要不卑不亢地讲道理,哪怕面对的是大人。同时,我们还决定就这件事和班主任交流一下,想请班主任老师转告那孩子的家长:“孩子的事情即便有错,可以给他们讲明道理或者直接指出。如果家长为自己的一己之私,要参与到孩子的纠纷中去,也请尽量有一个公正的态度。因为为虎作猖,助纣为掠都不可取的。如果家长要以己之强去辱骂一个没有还击能力的孩子,这已经不是有失风度的问题,而是没有道德水准的问题了。对此,我们提出严重警告,下不为例!”可是当我们刚刚提及此事时,班主任居然已经知道了。她很抱歉地说那位同学的外公太溺爱孩子了,处理事情很欠妥。对此,他妈妈已经非常诚肯地表示了歉意。并劝我们不要和他计较了。同时,还让淼儿多关心那位男同学。因为他这学期被取消了中队委,还经常挨老师的批评,所以有些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事已至此,我们也没有再针尖麦芒地纠缠下去的道理,虽然心里不太舒服。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面对这样不讲道理的家长,我们有些无言。但人的尊严是需要捍卫的,哪怕她只是个孩子!我们以为家长的言传身教其实经常发生在不经意间,上行下效由不得主观意愿。于是,“有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这绝对是真理。朋友们,如果您遇到这样的事,会怎样处理呢?敬请交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