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床----我们与自己的持久战
说起与淼儿的分床经历,我们真是有些难以启口。实施这个计划至今三年有余了,可我们仍然在分分合合中徘徊。分有不容置疑的充分理由,而合的理由也足以让我们暂时放弃分的立场。
客观上讲,在分床这件事情上,淼儿虽然嘴上从不松口,但事实上硬要让她接受,也没有什么大不了。至少每晚将睡熟的淼儿移至她自己的房间时,小家伙早已进入了甜梦中。最多,她通常在早上五点左右醒来发现自己身处异床时,会在黑暗中扯着嗓子喊几声“妈妈、妈妈……”只要妈妈能够及时出现,她便会没事儿似地继续她的好梦,直至清晨把她叫醒。
既然这么不费劲,那分床还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何苦这持久战打了三年还没结果呢?其实呀,在分床这件事上,不是淼儿有什么过不去,是我们自己过不去。按照淼儿爸的观点,以下三种情况,淼儿均可以不与我们分床睡:一、天冷的时候----因为怕她夜里踢被子受凉。二、天热的时候----因为空调的原因,怕淼儿睡熟以后不知冷热。三、淼儿有感冒症状时----因为淼儿需要特殊照顾,不然会加重感冒症状。如此掐指算来,一年里不冷不热,而且淼儿身体又无恙的机会就不多了。于是,这合合分分的持久战也便绵长了。与其说是淼儿爸的观点,其实我也是从心里认同的。虽然我们也屡屡感到这事持续发展下去的隐忧,但一次次都说服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选择了这种把孩子放在眼前(
哪怕是睡觉的时候)的“保险”做法。
道理我们自己也再清楚不过,但就是下不了决心。因为每每在和淼儿分床睡的夜晚醒来,到淼儿房间查看,看到小家伙总是睡在被子上或是把被子踢到一旁时,那些不放心就一股脑儿占了上风,于是我们也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放弃了原则。这其间也有跟同事们请教,按照他们教授的方法:什么给孩子做睡袋,甚至用橡筯和扣子固定被子等等做法我们都知道,但怕淼儿睡着不舒服,我们竟一次也没试过。从根子上讲,在分床这件事上,我们压根就没有下功夫或花心思。没有结果的三年持久战,也是我们回避和不愿坚持而造成的。
看着淼儿晚上睡觉时黏人的样子,我们曾经问她:“你这么大了,还要跟爸爸、妈妈睡,那以后你怎么办?”“什么怎么办?”“比如你去读住读什么的,那妈妈不可能跟你去吧!”“怎么不可以呀,到时我找科学家要一种药水,把妈妈变得小小的,放到我的书包里,晚上我再把您变大,不就可以和您睡了吗……”这不过是孩子天真的儿话,但话里却流露出淼儿对我们太多的依恋,我们心里的危机感也随之凸现。也许,权衡一下利弊得失,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这件事的时候了。好在这不需要有太多的辅垫过程,好在问题的结点并不在淼儿身上,好在一切几乎都可以水到渠成,我们只要将心里的那“一万个”不放心暂时收藏起来,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就象当初我们自己和父母分床睡那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