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的词汇在不知不觉间丰富起来

在孩子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词汇的积累是很重要的。这关系到孩子今后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孩子的谴词造句能力的建立。但孩子的词汇量仅仅依靠课堂上老师所教授的,肯定非常有限,也非常枯燥。还有丰富孩子词汇的其它途径和方法吗?下面,我们把我们的做法与朋友们一起分享。
从淼儿上一年级开始,我们和淼儿就有个约定:在可能的情况下,凡是她组过的词,我们就应在听写中尽量避免重复使用(除个别如“哇、啊、刘……”等组词有限的字。)。当时的想法是,孩子组的那几个词太局限了,也太不出彩了。于是,就想用这种方式让她多掌握几个词。这便于小家伙遇到突然不会写某个字,或想不起某个词时,有足够的词去应急。现在淼儿已经上二年级了,我们仍然坚持这样做。于是,我们给淼儿听写时,就经常会有这样的对话“你刚才抄写生字时,组的是什么词?”、“妈妈,刚才我已经组过这个词了”……当然,这个过程中,淼儿经常会遇到不会写的字。不会就学呗!我们经常是当场教写并释义。这并不影响听写的质量和真实性,因为老师要求的必会生字并不在我们的现场教写范围内。不知不觉间,淼儿不但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很多没学过的生字也记住了不少。一般的生字组词、一字开N朵花、形近字组词、多音字组词等语文常规练习对于淼儿基本不是问题,好象信手就来,毫不费力。最近一次语文测验,淼儿的小作文《蜗牛》写得非常到位,而且整篇文章几乎没有使用一个拼音,老师很是满意。课间,老师让同学们学习淼儿的作文,结果一位同学居然无法完整读出淼儿的文章,因为其中有不少她不认识的生字。
在日常生活中,淼儿爸爸也很注意丰富淼儿的词汇。比如经常给她讲一些成语故事,和她玩词语接龙游戏什么的。有一次,爸爸和淼儿玩“品”的组词练习。先由淼儿在心里想好三个词语,然后爸爸组出“品”字的词语,看能不能猜中淼儿心里想的那三个词。结果爸爸几乎猜遍了他当时能想到的所有带“品”字的词,淼儿还是说爸爸有一个词没猜中。爸爸让淼儿公布答案,淼儿得意地说出了“品味”一词。这种游戏淼儿很喜欢,我们就经常互换角色玩。每当猜中爸爸、妈妈心里所想的词,或是没被爸爸、妈妈猜中自己心里所想的词,淼儿就特别高兴,总是缠着我们一遍遍地玩下去。在游戏中,经常也会出现淼儿不懂的词语,她会问:“什么意思呀?从没听说过。”于是,我们便会抓住时机给她阐明词义。在这种快乐又轻松的气氛里,淼儿不但学习劲头足,而且学习效果也不错。日积月累下来,淼儿又在不知不觉间向大脑存入一笔“词汇财富”。而作为家长,我们也从中体会到了孩子成长的惊喜与快乐!
对于孩子学习上的辅导,我们从实践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立竿见影,吹糠见米的效果是不多的。而持久的坚持,循序渐近的正确引导则多数是对孩子有效和受益终身的!(一家之谈,难免片面。如有不妥,敬请赐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