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了,我们坦然给老师送礼

前段时间,教师节引发了许多家长关于给老师送礼的话题讨论。赞成的,反对的都各有各的道理。就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我一个在广州某中学当老师的同学。我同学当时是这样回答我的:“作为老师,我不可能主动去向学生索要礼物。因为这是个道德问题,是师德所不容的!可是,如果有学生或学生家长一定要借礼物表达一下心意,我也没有拒绝的道理。”作为家长,我一直都不反对给老师送礼,但前提是老师有值得我送礼的理由。当然,我内心深处和所有送礼家长一样,也少不了有那么一点儿私心,那就是希望老师对淼儿更加关注和用心。
从我们给老师送礼的历史看,最不带功利色彩之赚的是淼儿幼儿园毕业后,我和淼儿爸发自内心的给淼儿老师送的那次礼。我们不但约淼儿的两位老师吃饭交流,还给老师赠送了“多样屋”的杯子。以此感谢老师三年来对淼儿的悉心培养。对于那次送礼,两位老师收获的是感动,是意外,是家长的认可和真诚,而我们收获的则是对淼儿未来如何培养的一些非常好的建议。这对于我们双方都是难得的。我们最被动的一次送礼是淼儿刚上一年级的那次教师节,因为没有送礼的理由,所以之前也没准备。可看到别的家长鲜花、香水、笔记本什么的堆满老师讲桌的时候,我们还是有些慌,吃不准淼儿遭遇的是什么样的老师,会不会因此而受老师的冷淡?但我们又不想如此被动地随大流,做些无厘头的事情。加之淼儿一个劲儿地回家转答老师的“指示”----成绩优秀就是给老师最好的礼物,不要再给老师送礼物了。于是,那个老师节我们真的没有送礼物给老师,只是让淼儿口头向老师表达了祝福。可是,在不久后的中秋节,我们还是违心地辗转托他人给老师送了价格不菲的月饼票。这一次送礼明显是被动的,我们想圆的是教师节的局。
经过一年的接触和观察,事实证明,淼儿的两位主科老师并非我们当时所揣摩的那样世俗。从她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与她们在外名声一样的优秀和可敬。名符其实的教学水平一流,人品也一流。她们永远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着班里的每一个孩子。上学期末,为了鼓励班里两个成绩差的孩子考出好成绩,老师让全班同学伸出大拇指大声为他们加油,夸他们真棒。这种举动所带给两个孩子的激励效果应该胜过他们父母的十句、百名说教。我相信,不是班里每个孩子的家长都给老师送过礼,即便送过,礼物大小也不会一样。但老师能始终对待每个学生一个样。以成绩论英雄,以品德论英雄,以才艺论英雄已经在淼儿班里形成了风气。这样的老师就值得我们去尊敬,也值得家长送礼物。作为送礼者,在这样的老师身上我也找到了许多平衡点,让那颗世俗的心变得坦然。今年的教师节因为学校放高温假,没办法给老师送礼,只是让淼儿用短信把祝福传给了老师。国庆、中秋佳节就要到了,我和淼儿爸又一次特别准备了两张月饼票,先与老师联系后,封在信封里,让淼儿转交老师。我们告诉老师的是:没有别的意思,过节了,我们想表达一下心意。而我们告诉淼儿的是:过节了,我们给老师写了封信,祝老师节日快乐!于是,我们又一次坦然地给老师送了礼,这礼中更多的是心意,是真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