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样应对孩子学校的事
在淼儿没上学以前,我老是听别人讲,现在的学校、老师如何难以让人招架:成天不是给家长布置这样、那样的事,就是玩着花样让家长掏钱为学校这样、那样的摊派性消费买单。更有露骨一点的老师居然还会启发学生在教师节的时候如何给老师送礼物等……即便是如此,家长一般情况下,还不能说“不”,为什么?因为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明白,得罪老师,无异于拿自己孩子的前途、学业开玩笑。说实话,如果学校和老师真如上所述,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交给这样的老师真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淼儿终于上小学了,所幸我们并没有遇到传说中的学校和老师。虽谈不上事事如意,至少老师和学校是以教书育人为要旨的。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作为学校自然也有学校的规矩。作为家长如何适应和对待这些学校的事,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与言行,甚至是学业。如何处理,虽没有定论,但原则是一样的,那就是求得孩子、家长、老师三方的和谐统一。以下,我们以自己的经历,简单谈谈如何应对学校的事。
一、请假。
这件事千万不可小视,也不是我们家长给老师去个电话或者孩子头天给老师嘟囔一下就算了的事。从礼貌的角度上讲,请假应该坚持如下原则:1、非万不得已之事,不得同意孩子随便请假。如果请假让孩子去旅游,那只能叫荒唐。2、请假最好是事先为之,而且需正式向老师提出书面申请。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假不是随便可以请的,请假是需要老师批准才能生效的。而书面的申请是对老师最起码的尊重。3、请假时间应该事先说明,到时间必须返校。
刚开学的时候,淼儿因为要接种学前最后一针防疫疫苗,尽管时间很短,但我们依然向老师事先递交了书面的正式请假条。这样的做法让老师很满意,至少让老师感到家长心中有老师,重视学校的规定。此外,如此郑重其事,也让淼儿明白:上学是天经地义的事,假是不能随便请的。
二、节日的‘意思’。

本来,学生对老师的感恩是无可厚非的。可对于刚入校的孩子,是否有必要,真是值得商榷。当我们还在犹豫时,就已经有家长座不住了,教师节前一天,买了鲜花什么的让自己的孩子给老师送去。听淼儿讲,那天的鲜花堆得满讲台都是,老师对同学们说:“谢谢同学们的好意!老师很感谢你们。可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老师最好的教师节礼物吗?是你们的学习成绩,你们都能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才是给老师最好的礼物。同学们别再给老师送礼物了,如果一定要送,请用你们自己的方式表达吧!让爸爸、妈妈花钱买的礼物老师是不喜欢的……”老师的说法多少让我感到几许欣慰和感动。原本就没打算跟别的家长一样去凑热闹,听了淼儿的话,我们告诉淼儿说:“老师说得对,淼儿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向老师送上节日的祝福,那就是明天你可以亲口祝老师节日快乐!”
可是,我们并非不懂人情世故的家长。只是我们不想让孩子过多了解用金钱维系的人际关系罢了。那天晚上,我特地直接致电淼儿的老师,表示了节日的问候。同时也向老师说明了赠送月饼卡的事儿。虽然老师当时拒绝了,可我们最终以“曲线救国”的方式还是将厚厚的心意送去了,不过此事我们并没有让淼儿知道。有点儿俗吧,毕竟我们无法潇洒地在当今社会“孤芳自赏”。记得,我一位做老师的同学曾经坦然地告诉我:“我们不提倡学生给老师送礼物,可学生已经送来的礼物,我们也没有必要拒绝……”对此,我们的做法,也算是一个折中方式吧!
三、给实习老师送礼物。
淼儿开学二个月不到的时候,因为一位实习老师要离开,班主任老师决定为实习老师开一个欢送会,并让全班同学都为实习老师准备一份小礼物,具体送什么,让孩子们自己与家长商量。在这件事情上,虽然我们并不完全赞成,但学校的活动我们也只有支持的道理。于是,左思右想,给老师买了一个记事本,并让淼儿自己在本子扉页上给老师留了言。礼物虽轻,可心意是真的,也符合孩子的特点。如果实习老师真看重这段实习经历的话,那这份有孩子手迹的礼物应该值得纪念。我们私下认为,这比送玩具、鲜花什么的更适合实习老师。


四、订杂志。
孩子上学以后,老师一般会要求或者推荐学生订阅一些杂志。这一点我们并不反对。但是过多的杂志,小家伙们也读不完。于是,我们采取的方式是:老师要求必须订阅的杂志,我们照单全订。但老师要求选订的,我们让淼儿自主选择,但从数量上给她把关。这次老师让孩子们选订的杂志有《小哥白尼》、《小公主》、《米老鼠》三种,我们同意淼儿可以在三种选订杂志中为自己选择一种。淼儿最终选择了她最爱的《米老鼠》。我们以为,在这方面没必要一味迎合老师。事实上,《米老鼠》加上必订的《拼音报》和《中国少年先锋报》对于一个一年级小学生,应该是足够了。
说了这么多,也只是我们的一家之谈。不一定对,仅供各位朋友参考。如果您有更好的应对方式,不妨与我们交流分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