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ABC--“送礼”有理
一天,接到淼儿从婆婆家打来的电话,她在电话里急急的说:“妈妈,明天来接我的时候,一定记住帮我在家里带一个小娃娃和一个“仙女棒”到幼儿园来。明天是我的好朋友黄小苏的生日,我要送这二样礼物给她。”很干脆,我还没来是及发问,小家伙就已经挂了电话。

小老鼠与“仙女捧”

手持“仙女捧”的小老鼠即将有一位新的小主人
对于这之前从未有过的行为,尽管我们心里充满了疑惑,但还是按小家伙的要求作了准备。第二天,我按时到幼儿园接参加兴趣班学习的淼儿,并将事先按她要求准备好的礼物带到了教室。淼儿见了我,遗憾地说:“哎呀,黄小苏自己没有说清楚,她不是今天过生日,而是二个月以后的今天。”“那现在要不要把礼物送给她呢?”“不要,等她过生日、吃蛋糕的时候再送吧!”“淼儿,妈妈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突然要送黄小苏礼物呢?你还送别的小朋友吗?”“黄小苏是我的好朋友,我们说了,她过生日,我送小礼物给她,我过生日,她送小礼物给我。我只送给好朋友,不是每个小朋友都送。”“哦,那你们现在又没有钱,拿什么买送礼物呢?”“礼物不用买,送自己喜欢的玩具就可以啦!”
其实,淼儿能拿出自己喜欢的玩具,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应该算是一种进步吧!因为,在淼儿小一点的时候,她根本就不可能有这种自觉行为。我们曾经不止一次地鼓励她将一些小玩意儿送给班里的小朋友一起玩,可小家伙总是推三阻四,舍不得。事实上,现在的独生子女,普遍跟小皇帝、小公主似的。在他们的词典里,根本就找不到“付出、给予、分享”这些词语。他们长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爱心,很少会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在这方面,好多家长都倍感头痛。那么,如果孩子之间互赠礼物,没有什么功利色彩,我们何不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去作主呢?毕竟,通过这样的互赠过程,孩子多少应该明白“付出与回报”的基本道理,更能从中去体味友情的可贵、分享的快乐。
其他文章:
非洲鸵鸟
不和‘陌生人’说话
常常给孩子的生活制造惊喜
在虚拟的游戏里开发孩子的想像力
宝贝趣语万花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