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一年级·毕业季|你还可以更好
要努力,要坚持,要坚持努力,你就能成功!
昨晚播出的《一年级·毕业季》第五期,“旁听生”们迎来了一次重大胜利,队长赵志伟和“泥石流”虞书欣两位同学,在各种高难度的考核中,获得了“男一号”和“女一号”的机会。在香港著名武术指导林迪安拍摄的《射雕英雄传》之“穆念慈比武招亲”的短片中,担纲男女主演。而原版男女主角张智霖和袁咏仪,甘做绿叶,做起了配角。
而一直被“泥石流”说法所困扰的虞书欣,表现很是出色,其“作女”“腐女”和“娇娇女”的形象,逐一褪去,得到这个行业最为伟大的认可——“观众”的认可!同样,第五期《一年级·毕业季》也得到了伟大观众的继续认可,获得CSM全国网收视率0.71,收视份额4.89%,全国同时段排名第一。至此,《一年级·毕业季》已斩获“五连冠”。
“泥石流”虞书欣是“‘90后’式”励志的一种典型映射
为了让缺乏表演实践经历的学生们更加有表现力,《一年级·毕业季》节目组煞费苦心将毕业作品安排在户外拍摄,还专程从香港请来著名武术指导,曾担任电影《黑客帝国》和《蜘蛛侠2》武指的林迪安为学生们指导如何拍打戏。为了争夺后续短片中“男一号”和“女一号”机会,“科班生”和“旁听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后“旁听生”组五人和“科班生”组三人,共计八人获得角逐“男一号”和“女一号”的机会。这样的“战绩”导致“科班生”助教袁咏仪老师连连惊呼:需要好好检讨和反思了。
随着两班学生角逐机会的越来越激烈,这一群“90后”学生,也各自越来越暴露出自己本真的问题,也将头几期老师们教学的“效果”展示得一览无遗。
当然,本期当仁不让的聚焦中心,就是一直被“泥石流”三个字所困扰的虞书欣,它终于得以一次绚烂的绽放,获得到了包含笔者在内的“观众”认可。原来是好不容易获得“女一号”穆念慈角色的虞书欣,因为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并且在以前的训练中也是吊儿郎当,概不进步,所以“书到用时方恨少”,即使此刻拥有像林迪安这样的武术指导,但“平时不烧香,临来抱佛脚”怎么行呢?在吊威亚的武戏动作中,虞书欣总是过不了关。最后万般无奈的林迪安,以及老师陈建斌决定启用替身。虞书欣终于感觉到人生前所未有的危机,不,在笔者看来,她闻听要启用“替身”那一刻的“花容失色”之状,堪为恐惧式的绝望。毫无疑问,这一关她要是过不了,估计她的“演艺生涯”刚开头就煞尾了。于是她终于知道机会的重要性,以及明白了珍惜机会的真谛。苦苦哀求林迪安和陈建斌“给她最后一次机会”。最后,林迪安和陈建斌被打动,决定再给虞书欣最后的“两次尝试”。不过,也就是在这“最后一次的机会”中,虞书欣终于突破了自我,完成了难度很高的吊威亚动作,完美绽放。当然,也就是这一次的完美绽放,她就得到了伟大的“观众认可”。
对于此,“虎师”陈建斌早就说过:“不要以为得到我的认可就行了,因为我认可你们是没用的,你们要努力去得到观众的认可,那才算数。”
其实,这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职业素养,演员这个行当,是靠观众活着的,不是靠“圈内大佬”或者“投资老板”活着的。这是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们,所必须彻悟和坚守的职业真理以及行业操守。所以这次虞书欣的绽放,就从她的“人生角色”里,真实映射了“90后”这一群体的一种伟大蜕变。
相对而言,中国“90后”里面,也有不少苦难者。但于“时代”而言,“90后”整体已经进入到富足和优渥的阶段。他们可以不用太特别的努力,在父辈的庇荫下,应该就能过上正如欧洲人一样的富足生活模式。所以,之前的虞书欣,其实就是一种因为没有生存压力而只是运气好而言,那就到《一年级·毕业季》里“到此一游”的“泥石流”状况,极具某种不可名状的“破坏力”。但是,他们在成长,“90后”年轻人对面对机会的珍惜、努力和坚持,面对挫折的隐忍、反思和奋发,远超我们的预期。
老师们也在成长:“虎师”陈建斌带动张智霖老师的成长
“好人要做,谦让也要,但在机会面前,你要寸步不让。”
笔者相信,这一刻,张智霖老师的内心是很崩溃的,他终于意识到,他的“科班生”们还有很多最基本的道理,还是有点拎不清的。这句话,是他在《一年级•毕业季》第五期里,对失去“男一号”机会的学生成毅进行了一番深具“辩证法”智慧的点拨。
事实上,张智霖老师的话,“翻译”成陈建斌老师的话就是他在前面两期里面说的两段话:
一是他“训斥”李莎旻子说:“只要你失败了,就别跟我说,你努力了。很简单,我只是觉得你们的努力还不够,对自己的要求不严格而已。”
二是他“怒劈”虞书欣说:“你,想用眼泪打动人,哀求人家(把玫瑰花)让给你,可怜,可耻,可恨!”
正是因为陈建斌一直孜孜不倦地做好“虎师”,所以,即使就像虞书欣这样的“泥石流”之破坏力量,也能成为“女一号”,从而获得伟大的观众认可,也获得笔记不得不对她表一种由衷的肯定。这一下,我们终于知道,“虎师”陈建斌,也在带动张智霖老师的某种成长。
张智霖和袁咏仪两位老师,在《一年级·毕业季》里的最令人钦敬的,就是乐意让学生们做主角,自己做配角。而且在第五期节目里,袁咏仪老师不惜以丑角的形象,去衬托学生们的主角形象。事实上,这是一种沉甸甸的“职业高度”之素养,千言万语只能是一句话:真的令人肃然起敬。
但是,虽然他们可以言传身教,在“老师”这个角色上,张智霖和袁咏仪老师,也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换言之,在笔者看来,他们做老师,正如“科班生”学生一样,都在准备适应新的角色和发展阶段。那么,当成毅痛失“男一号”时,张智霖老师终于知道他的努力还是不够的。所以开始“反思式”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也因为此,成毅心甘情愿去掉男主光环,不演戏,而是去剧组进行一天的武行工作,扛海绵垫、拉威亚、吃盒饭……所谓“吃亏要趁早”和“要想人前显贵,必先人后遭罪”,成为他的顿悟。
那么孟子义呢?在丧失“女一号”的机会后,笔者相信她的内心是“丧失了作为一个演员的基本修养”的:自怨自艾、失魂落魄,心不甘、情不愿,还一脸的不服气、但又是一脸的无可奈何……
她忘记了,在《一年级·毕业季》节目里,她不是主角,她只是一个学生,她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当需要她去做“路人甲”时,她就觉得可能失去了主角的光环,一副茫然无措、不知所云的“呆萌晕”姿势,导演吩咐的工作,忘掉到九霄云外,老师在片场追责,她竟然不在这个“语境”中。也因为此,袁咏仪老师终于爆发,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斥责,并不留情面地直言,建议孟子义从此“退出这个圈子,因为你的职业素养是不到位的”……
当然大家要相信,袁咏仪作为老师之一,她最后当然会与孟子义处理好弥足珍贵的“师生关系”,维系好“师生融洽”的宝贵局面。但我们愈发感觉到,在“科班生”组,张智霖和袁咏仪两位老师也在成长,相信在后面,因为老师的成长,“科班生”们也会得到更好的成长。
所以说,《一年级·毕业季》里,这是令人相当感动以及深受感染的“陪伴式”和“互助式”共成长的内蕴。他不仅仅只是“娱乐”观众,更重要的,他在“启发”观众也让观众得到一种成长:
你还可以更好:要努力,要坚持,要坚持努力,你就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