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湘人李来了|电视品鉴会:《全员加速中》下了一盘很大的棋,现于第二季巩固其胜利果实
《全员加速中》第二季可谓收视爆棚,芒果TV和乐视TV的总播放量过亿,排名全网所有综艺第一名。尤值得一提的是,微博话题突破80亿。迄今为止,节目播出四期,全国网收视再度破2%,斩获全国网同时段收视桂冠,称霸周五黄金档。
这一季节目,每期嘉宾都是观众喜欢的综艺能人,从收视率上就能看出,节目全新升级后,和第一季有了很大差异,但在节目形式上也有自己的独特亮点。事实上,纵观节目前后两季,以及第二季的变化,堪称湖南卫视在《全员加速中》下了一盘很大的棋,现正于第二季巩固其胜利果实。据此,“湘人李来了|电视品鉴会”就《全员加速中》第二季展开新一轮品鉴。
“湘人李来了”电视品鉴会|特邀嘉宾方世彤:社交电视专家
在周末档,相比收视率,节目的“话题性”显得更加重要
《全员加速中2》第四期《趣经女儿国》全国网收视率2.0%,份额6.1%,排名同时段第一,并成为周五晚间到达率最高的综艺节目。该期节目创节目观众规模新高,全国网到达率6.8,推及全国人口8700万。在周五档拿下全国第一,不仅对这个节目来讲非常重要,对于整个湖南卫视来讲,也是全国竞争中的重要砝码。周五档对于中国卫视竞争来讲,重要性相当突出。
过去4A公司进入中国前,中国电视圈长期把周末档认为是周六和周日。这样的周天与周末编排现在还能在许多卫视的编排表上体现出来。似乎是4A的媒介计划人员最早发现中国已经和国外一样,对于周五是周末的概念能够接受。而且从数据上也看出周五的收视在一周中权重相当重大。TGIF(感谢老天,总算到星期五啦)对于电视人来说,已经不是一句轻松的祝福,而是“人仰马翻,鸡飞狗跳”的开始。
国外虽然有周五是周末的观念,但是从收视来讲,周末是悲剧,因为周末他们的休闲方式更加多元。更多人并不在周五周六日晚间聚在家里看电视。但是周末的内容确实很重要,因为他们虽然在收视率上不能体现,但是在话题性上绝对有引领性。毕竟大家在酒吧,在户外,都可能看到有话题性的电视节目。周末综艺的价值其实也在于此,话题性比收视率本身更加重要。但在中国,若收视与口碑双丰收,则成为王牌。而《全员加速中2》正在实现这样的“王牌梦”。
当下周末的卫视竞争确实主要集中在游戏类综艺节目当中。这么多的节目都在炒作一些话题。但是《全员加速中2》没有“刻意炒作”,所以和其它节目相比,它还是非常关于用节目本身内容去形成传播话题,吸附观众和基本盘的固定式用户。
应该说,一档周五综艺的引领作用是巨大的。如果周五胜出,很容易在周六周日继续得到高的收视。而必要的炒作(引导)则会让观众的预期得到固化。当下搜索下微博话题,你会发现观众们经常表达,周五看什么节目,周六看什么节目,周日看什么节目的说法,没有人说要固定在一个频道上。这也是多频道时代的无奈。
但是湖南卫视作为竞争参与者,甚至还是竞争潮流的引导者,确实要关注观众的这些心态,也要从节目运作上改变他们的想法,强化自己的频道品牌以及节目竞争力。而从《全员加速中》第一、二季的“变化”来看,在这一点上,湖南卫视毫无疑问做的很棒。
“湘人李来了”电视品鉴会|特邀嘉宾王普普:山西传媒学院讲师
节目真正的灵魂,以及节目组背后的蓝图
《全员加速中》第二季已在周五档播出四期。如果说第一期还略微有点摸不着头脑,只是直观印象的话,那么到目前为止,藏在节目背后的理念则已柳暗花明。第一季节目整体和奔跑吧很像,但第二季第一期,你会发现节目做了很大的调整,有点觉得“不着四六”的感觉,虽然不是特别地吸引人,但又勾起人的好奇心。直到连着四期看完,才明白了节目真正的灵魂,以及节目组背后的蓝图。现在分享一下几个关键性调整:
首先,网络场景式游戏的大量介入,节目风格发生显著变化。与《奔跑》相比,甚至是与《全员》自己第一季相比,节目的紧张性,竞争性减少了。是的,确实。但这样的变化,不是因为制作退步了,而是因为风格调整变化了。《奔跑》侧重于“真人”的秀,比拼的是明星人物之间的个性化差异。而《全员》第二季则侧重于“角色”的秀,展现的是某种角色形象的新演绎。如果说前者偏客观现实的话,后者则偏虚构故事一些。这种风格上根本性的差异,决定了不能用《奔跑》的观感标准来衡量《全员》,完全不同的感觉。
其次,道具的大量使用,是通向虚构故事风格化的必要手段。我们在节目中会看到“食人部落”,西游记女儿国,美人鱼等故事,这些故事的呈现需要场景和道具的来完成。比如20160520期,西游记中悟空的金箍棒,八戒的猪耳朵等道具,是激发观众进入故事角色的催化剂,白龙马道具是形成情节的组成部分,还有一些道具备组成场景空间的意义。无论是美人鱼,食人部落还是西游记女儿国,都浸染了一层轻薄的童话色彩。童话色彩,或许才是节目真正的本质。节目给观众呈现的不是紧张刺激的娱乐方式,而是自我内在的一场心灵治愈。试问在这个紧张浮躁的社会,看来表面坚强狂欢的个体,谁不需要一场心灵内在的自我慰藉?比起把握时代脉搏,预测未来脉搏趋势更具有前瞻性。这里,似乎可以看到《超女》《爸爸去哪儿》《我歌》等一脉相承的东西,那便是捕捉时代的敏锐力。
第三,人员在数量与质量上的变化。完成任务的人员数量减少,似乎缺少了多样性。没错。但是每个人员获得了两条命,这便意味着生命的质量提高了。其实从人类进化的历史看,本身确实是一个淘汰数量,优化质量的过程。第二季对于第一季做出这样的调整,在逻辑上看或许暗含人类进化的大背景。两条命的概念源于网络游戏,大胆借用游戏的体验性,虚拟性,创意是点赞的。不过有些观众会觉得两条命的设置,让情节失去了紧张性,或者无聊。可部分认同,其实原因在于节目组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个创意。两条命,同时也意味着,有机会冒险,有机会选择内心真正的需求。这种冒险与选择,其实是一种更大的自由,提供一种双重角度看问题的方式。向全面探索,提供生命的多种可能性,或许可以满足现实心里的释放。
我们将进入一个真正以人为中心的时代。所有社会资源中,个人价值最突显的时代。无论是影视界片酬过亿的明星收入,还是融资市场上的大投资,投资者评估的首要因素是领导者的未来能力,信用等。湖南卫视应该也深知这一点,继续培养打造本台自家人明星。同样,欣赏湖南卫视,也是因为这个平台培养出来的创作团队,以及团队的精神灵魂,那便是创新,大胆,敏锐,忍耐。
“湘人李来了”电视品鉴会|主创湘人李:独立制作人、《电视台长》作者
双管齐下,湖南卫视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竞争力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收视率确成各卫视在产业领域的核心奋斗目标,几乎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均围绕此展开。在收视率这种严酷且单一的产业规则下,任何内容(新闻、综艺、影视剧、纪录片以及专题片等)都要在它高贵而冷漠的跟前“过一水”,来检测它的价值。并依据收视率所界定的价值,来对内容作出调整改进或者直接“拍死”另寻找新的内容来取代旧的内容。其冷酷之状,旷古未有。
《全员加速中2》已经播出四期,三个同时段第一,一个同时段第二。从各种“网络数据”来看,这档节目的收视率确实反映了这档节目的内容口碑。第二期同时段收视排名“第二”的“口碑”确实说出了第二期“内容”存在的一些问题。好在第三期和第四期节目组应该做了迅速的调整,扭转了第二期口碑的问题。由此透过《全员加速中2》的收视率变化,可以看出湖南卫视的“五大”特殊内涵:
其一:透过《全员加速中2》可以看出湖南卫视内容生产团队的“去中心化思维”值得称道。对于内容产品的生产者而言,是否具有“去中心化思维”的意识和能力,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所在。但其实他也没啥深奥的地方,就是能工巧匠(手艺人)总能依据素材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做出好产品。
其二:《全员加速中2》在“周五档”肩负起湖南卫视年度大战的“桥头堡”使命。2016年1季度,湖南卫视遭遇巨大挑战,所以二季度是“关键时刻”所在,这也说明这档节目在此时推出深具市场竞争领域的“残酷性”。应该说,作为周五六日中国卫视综艺大战中的主力军之一,《全员加速中2》不负众望。
其三:事实上,从第一季到第二季,《全员加速中2》肩负为《全员加速中1》“雪耻”的使命。第一季节目,叫好不叫座,最后因为不叫座也不被叫好。在此背景下,节目继续上马,并赋以重任,就必然在第二季承载为第一季一雪前耻的使命和责任。应该说第二季完成了这种使命,足以“漂亮”而肯定之。
其四:《全员加速中2》也折射“芒果制造”是“宝刀未老、热血依旧”还是“廉颇老矣,三遗矢也”的重要依据。毫无疑问,一档节目的竞争,体现一个卫视平台的诸多的因素。这“诸多因素”的“有机发酵”又可称之为“综合实力”的呈现。此番湖南卫视双管齐下,通过节目编排和内容调整,证明了自己的竞争力!
其五:湖南卫视必须高举高打“湖南卫视是中国名副其实的全国性平台”这一概念。据数据显示,湖南卫视本地收视贡献率仅为4.1%,是全国所有卫视中最低的,低于第二名近一半。这就说明,湖南卫视必须采用全国网数据,也是最有价值的平台。也因此,湖南卫视应该高举高打:我们所采用的收视率标准系统,才是全国性的权威系统。
都说湖南人是骡子性格,倔强。言下之意就是湖南人过于自我为中心,太坚持自己固有的看法。但在湘人李看来这是不对的,湖南人着实倔强,但绝不是不会变通,不可能一头走到黑。从《全员加速中2》可以看出湖南人和湖南卫视人深具宝贵的“变通”精神和气韵:不但对自己初衷能持之以恒,更能通过一切必要的变通方式,来更好、更快和更加完美地实现念念不忘的初衷!
“湘人李来了”电视品鉴会|特邀嘉宾“神秘咖”:资深级芒果粉
节目组心中有观众,势必成为一档好节目
《全员加速中》第二季跟第一季相比,都有做彼此吐槽天使的感觉。不过彼此间的吐槽重点和方向发生了改变。如第一季大家觉得画风特别好,适合现代观众收看的审美节操,但第一季的内容却让人抓狂,想嗨的时候嗨不起来。第二季呢,除开第二期外,至少我这个观众有感觉,画风有点凌乱,但是内容又变得很有趣了。
那么,从网上传出的各种收视率数据来感觉,观众更多的注意力应该还是在内容桥段的设置上,画风也就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元素。所以,作为“忠诚型”和“资深级”的芒果观众,那就更多关注内容吧。
整体观感,第二季开播以来,每一期都有突破和改变,看起来应该是节目组看到了观众的一些呼声,在非常努力地根据大家的口味。积极摸索出观众聚焦的看点。所以说,作为观众,先不管内容桥段的设计在何种水平,至少节目组的态度值得肯定,也是值得我们观众认可与呵护的。
看这类节目,当然要看里面的人。据说现在的综艺节目,邀请明星上节目,是要花费很高费用的。所以说,综艺节目的重要内容,就是明星在节目中的表现。如果观众失去了对明星的兴趣,就意味着节目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其实个人感觉,这一季的亮点是田亮和杜淳。可以说,对他们的“综艺戏路”的认可,就是从《全员加速中》开始的。
整体而言,田亮和杜淳,这两个“加速哈宝”(学来的弗兰话哦,意思就是可爱和被认可的意思)从第一季走到第二季,“初衷”始终没变,都是任务高手。可以说,两季下来,在两人之间,以及两人和节目之间,其默契度真不是盖的,他们两人真的是这档节目中不二的“最佳搭档”!
这是有理由的,其一是两个都能理解节目的初衷,那么从“综艺修养”上而言,两人就具有了很好的综艺底蕴。田亮带着女儿参加过《爸爸去哪儿》,就已经获得了良好的综艺口碑。杜淳和父亲参与过《旋风孝子》,也获得了良好的综艺形象。所以两人在《全员加速中》相聚,算是“高手过招”,很有意思。
其二是两人的态度,都能认真地去做每一个任务,而且都成了任务高手,这就是职业素养。如第一季里的田亮,会去计算游戏币,知道该放弃就放弃,该坚持就拼命坚持。再如第二季里面,让田亮选择伙伴,宋小宝和杜淳,田亮认为宋小宝是好人,但是最佳搭档是杜淳,没有让情绪超越理智,这是节目综艺咖的基本态度。有态度摆在那里就能得到观众的真心拥趸。
其三再看杜淳说的:我来就是为了完成任务的。我最服气的就是田亮,因为他比我跑得快。如果输在其他人手下我不能忍,但是输在田亮手下心服口服。所以杜淳在节目中的最大“白日梦”就是当“猎人”,因为如果有了机会去当“猎人”,他第一个就要去抓田亮。田亮却处处找机会,极力怂恿猎人赶紧去抓杜淳。杜淳并不讳言,节目当中,都是真实的自己,因为生活中的我,就是执行任务当中的我。
应该说,《全员加速中》是一个非常好的节目,虽然也有与其它卫视牛掰节目一样存在的各种可以吐槽的瑕疵,只要湖南卫视的节目组心里装着观众,当第三季降临时,田亮和杜淳会更加成熟出色,节目也会更加精彩绝伦。
“湘人李来了”电视品鉴会|特邀嘉宾蔡启琴:“95后”新锐媒体人
市场在变好,年轻人很快乐,机会在被挖掘
《全员加速中》第二季,从某种视角上而言,是湖南卫视娱乐化策略的一种全新变革。不但节目形式改版,甚至播出时间也提档,这些举措,给节目本身以及湖南卫视整体战略部署带来了丰厚的回馈,在斩获收视率爆棚的同时,也在与第一季对比的差异中看出自己存在的优势。
第一点优势在于剧情的创新上。湖南卫视就是一个敢想敢做的综艺梦工厂,在这一季的剧情中巧妙利用时空变幻,以及突破性的创新变幻将笑点和泪点融合于剧情中。看上去越来越浑然一体,不再有强行拼凑或者勉强组合的感觉。
第二点优势在于更加年轻的娱乐方式,无论是在每期主题的设计上,抑或是在嘉宾的邀请上,都给人以年轻活力的感觉。抓住年轻观众,满足年轻人的胃口,将娱乐做到年轻观众群体中,这档节目就是成功了。
每档节目在开播之时都是处于争议中,更何况是湖南卫视的这档优秀的节目做到第二期了呢,队员的大换血和游戏环节的新设置,使得收视率在第二期的时候并不是那么稳定,不过节目组在用心做观众想看的,第三期第四期时收视率果然回升步入稳定状态。这也折射出湖南卫视的一种精神,一种在变革中求生存的精神。
一直以来坐享省级卫视收视冠军的湖南卫视,今年开年以来城市网的收视有些下滑,随着卫视竞争的日益加剧,有关湖南卫视地位不保、四处唱衰的声音也不断传来,多次以创新独占鳌头的湖南卫视处在风浪尖时,再一次选择了用实力证明自己的方式。
事实上,局部的或者不同收视体系下,收视下滑很正常,没有哪个规定是说第一名就只能做第一名,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你在努力,对手也在努力。我们只能说市场在变好,我们年轻人很快乐,作为机会的年轻人,在充分地被挖掘,这对于中国电视史的发展来说是一件好事。而对于湖南卫视来说,常年积累下来的实力与经验在随着市场的变化中动荡起伏,吸取经验结合自身,稳住板块全力发展才是当下最重要的。
结语|《全员加速中》第二季从开播到现在的第四期,作为一档周五的综艺,自身本身就是赋有很强的引领作用。可以说,周五档既要看收视,更要看口碑。《全员加速中》第二季的“收视”和“口碑”在进入第四期时已双双呈现回升状态,可谓龙凤呈祥,在与第一季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观众已经发现了节目真正特有的灵魂。也许,第三季将有更大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