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3年,《爸爸去哪儿》刚一推出便以现象级姿态引领亲子热潮,但到了今年第三季,便和其他季播类节目一样陷入维持原样和创新两难的尴尬境地。和前两季不同,本季首次出现了口碑上乘、热度高涨但收视不温不火甚至下跌的矛盾。近两周,《爸爸3》更是颠覆性地引入化妆变老、穿越剧情,一方面为原本“选房、做饭、找食材”的单调故事丰富了笑料和泪点,另一方面也招来“背离初衷”“用力过猛”等非议。更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些创新环节和其他真人秀创意撞车,也有人直言节目陷入“为了创新而创新”的怪圈。针对忠实观众对本季《爸爸》的各种疑问和争议,腾讯娱乐五问节目组宣传统筹,直面节目争议。
一问:请嘉宾穿越恶搞,亲子节目变味了?
回应:不能换汤不换药,这是与时俱进
集体清穿
最近两期《爸爸去哪儿》中,节目组脑洞大开,常规亲子真人秀中难见的化妆变老考验和清朝穿越剧,都被搬上荧幕。清穿大戏中,林永健、王宝强扮女装再现“悍妇”风采,宁静、王祖蓝乱入上演宫斗戏码,康康、诺一化身包公断起案,单看这一期,很难和一档亲子节目联系在一起。
然而,有网友评价为“最好笑的一期,从头到尾都是笑点”。也有人称是“最难看的一期,不知所云”、“演了一集粗制滥造的清宫戏”,更有萌娃粉遗憾表示,“这到底是爸爸去哪儿还是嘉宾去哪儿。”
对此,电视评论人“湘人李”也持有类似观点,“从第二季开始,就已经有很多刻意融合在里面的环节,这些环节偏离了节目的核心——看父子关系。”他更认为,这种“偏离”是节目制作方不自信的体现,“实际上观众不是他们理解的那样,(观众)还是想看最原始的那种。”
而当记者向节目组宣传统筹彭姗姗求证节目组的创作思路时,她直言这些创新设计再正常不过,“肯定不能每一季只是换人,换汤不换药。如果说我们还是像以前一样完全按老套路操作,只是换了几个人,我觉得观众还是不会接受。我们最原始的父子关系的东西,肯定会最大化保留。从收视率和口碑、美誉度来看,我觉得观众很喜欢、很接受。”关于“背离初衷”的质疑,她的回应直截了当,“这个说法不对,我们这是与时俱进。”
二问:让夏天看老爸被砍头、老妈变老,太残忍?
回应:夏克立自己都说这样很好
节目让萌娃们体验父母变老
横店穿越之旅上期播出后,被讨论最多的莫过于扮演囚犯父女的夏克立、夏天间的“英勇救父”故事。夏克立被拷上刑架、关进监狱,即将被砍头时,他大喊“poppy救我”,而夏天似乎已经分不清是戏还是现实,吓得大哭。吉安站加入的全新环节“当你老了”,让爸爸妈妈集体化妆变老,极少落泪的康康看到父亲后当场泪崩,诺一等小宝贝甚至不敢靠近,直呼“害怕”,而这也形成了《爸爸3》开播以来的最大泪点。
这两期节目播出后,有人为寓教于乐的设计点赞,也有人提出异议。专栏作家刘远举以“残忍的《爸爸去哪儿》”为题,批评节目中过早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做法,“幼儿被突然抛到生死的恐惧中,其心理受到的冲击与影响绝非在一次游戏中受到挫败那么简单”。他更表示,“给电视机前成千上万的幼儿制造了一个童年阴影。”此文在微博上的转载量不低,有网友转发并对横店站点评,“这种当着小孩子砍头、跪拜、入牢、行乞,真是丧心病狂!”“湘人李”也称穿越一期“就是在胡闹,非常肤浅”。
娱评人“舞美师”发博评论,“穿越剧情前面有些设计很失败,好残忍……这样消费小孩的天真和善良,真忍心。”对此,他向腾讯娱乐解释,“那个(砍头)设计没有掌握好一个度,其它环节还好。”他提出,“整个穿越的编排无厘头,不是很精致。”
不过,网友中也有力挺派,“逗哭小孩确实不妥,但只有这么一次,加上事后家人及时安慰和解释应该也不至于就成心理阴影了。”节目中,当夏天劝服狱卒“英勇救父”,夏克立在采访中表示“有点骄傲,很感动”。彭姗姗解释说,“夏克立他自己都说觉得这样很好,他终于知道他的女儿很爱他。这个道理很简单,我自己觉得我自己的孩子好就行了。”
三问:撞脸其他节目,为创新而创新?
回应:借鉴?不知道谁抄谁呢
节目情境设计
“当你老了”环节化妆变老对视的创意、穿越期的剧情综艺结构,都是前两季从没出现过的,创新力度不可谓不小。当与亲子真人秀“格格不入”的场景和任务频频出现在第三季,有人认为这样的创新未必合理。
上周,有自媒体总结《爸爸3》在不同的环节撞脸了《无限挑战》《一路上有你》《你正常吗》三档节目,本周的穿越大戏更被直接看作《咱们穿越吧》的亲子版。这档曾经的现象级节目接连出现对国内外其他节目创意的借鉴或改良,令人唏嘘。
“湘人李”直接表达了对《爸爸》每季改造的不解和质疑,“他们已经为了改变而改变,为了创新而创新。”他更提到,这是中国综艺节目的一个通病,“喜欢不同的变。他们有这种心态,你看看,观众产生疲劳了。但是观众真的产生疲劳了吗?我觉得这都存疑。”微博评论人“君兮无言”在长文分析《爸爸3》的转型时也表示,“越走越迷失了实境秀的魅力。这一季除了萌娃不错,其他都让我觉得不是创新,是迷失。”
而节目组方面却持有不同观点,“我们希望不要跟社会脱钩,不要跟我们的文化产业脱钩。”彭姗姗认为,《爸爸3》的新环节设计,“跟社会的变革有关,社会在向前发展,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要求也在向前发展。这才能跟上节奏,跟上步伐”。至于《爸爸3》出现了其他节目的影子,彭回应,“这个不能说是什么借鉴,因为我们录制档期和播出档期中间隔了好几个月,还不知道谁抄谁呢。”
四问:娱乐性、教育意义,可兼得?
回应:传播正能量,但不能很死板
从第一季起,《爸爸去哪儿》就被定位为“给80后父母们展示出一部生活教育百科全书”。而第三季中备受争议的易容变装测试、化妆变老考验、穿越体验,也是希望在娱乐化的场景中进行特殊教育、融入社会意义。
然而,“湘人李”认为,这未必起到了预想的教育作用,“往往越是刻意追求什么的时候,就越得不到什么。”他评价,让夏天看夏克立被砍头,属于“操之过急”,“现在的孩子没有太强烈的深层危机意识,夏克立没有教过夏天老爸要被砍头,这对于夏天来说反差太大”,“湘人李”称,节目是按照成年人的方式去操作的,“比较简单、粗暴,危机意识要怎么来教育,真的是需要精心设计的”。
娱评人“舞美师”则持有不同观点,在他看来《爸爸》在当下的真人秀市场中很难得,“教育意义本身就是它的一个特色。整体来说那个点(教育)抓的很准,我觉得蛮有意思。”
宣传统筹彭姗姗对节目在娱乐和教育功能的平衡问题上,这样解释,“我们还是要根据观众的口味,传播一些正能量的东西。以什么样的方式传递,是我们要考虑的,不能很死板,当然可以很温情,很搞笑,但是只要观众接受了,作为一个电视媒体,我们的社会责任就已经达到了。”
五问:口碑不俗,收视却遭遇“滑铁卢”?
回应:没有完美的节目,对收视挺满意
《爸爸去哪儿》走到第三季,观众反映找回了第一季的搞笑和温馨,很是惊喜。然而收视方面却未能与好口碑匹配。不仅没了第一季时动辄破4%、最高破5%的壮观,全程徘徊在2.4%上下,本周还直接跌破2%,城市网仅有1.643%,全国网不足1%,这一成绩放到三季里是仅优于第一季首播的倒数第二。
不过,《爸爸3》的话题热度和好评度却始终不弱。微博话题阅读量和讨论量超过316亿和3999万,这一数字比《好声音4》还要亮眼。口碑方面,不少网友认为选人“三季最佳”,对于第三季的收视窘境,“舞美师”认为,“第二季是最差的一季,大方向都是偏的,都变成一个户外游戏节目了。第二季的口碑做坏了,如果把第三季放在第二季播的话,绝对不会掉收视率,完全是不一样的结局。”
然而,节目组并不认同第三季收视不如前两季的结论,“现在电视节目不可能是一枝独秀,其他电视节目也做的不错,但是总的来说,我们的收视都算是挺满意的。而且我们的美誉度和口碑达到了空前的高,每期节目没有一个觉得不好的。”彭珊珊表示。
当记者把近两期播出后网络上的不同声音描述给彭姗姗后,她笑说,“没有任何东西是完美的,我们不可能做一个节目符合每一个人的口味,全世界都没有这样的节目。所以有声音是很正常,如果是正确的意见我们肯定会进行调整。”最后,她以“这是一个哲学问题”结束了谈话,“本身这个问题就不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