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商十论":为商人立牌坊必须正视商人之原罪
(2012-04-27 16:59:03)
标签:
杂谈 |
“湘商十论”之一:最近,一直在微博上关注“湘商”的话题,感觉到一丝沉重。无论什么商,总是带有原罪的。在中国尤甚,历史上成名的“某商”,都将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牺牲品、陪葬品。所以闻听“湘商崛起”,后背凉气嗖嗖,直冒冷汗。这些充满责任心的华丽文字背后,不知道魂归何处……
“湘商十论”之二:近些年来,雨后春笋般地冒出了以地域文化之名、区分于其它文化圈的商圈“文字论说”,这在一定意义上,还是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但对于整个民族的商业发展来看,是万万不能的。无论是浙商、鲁商、徽商还是湘商,终究只是商人。无论是胡雪岩、乔致庸,或沈万三,都是悲剧下场!
“湘商十论”之三:大量“成功”的商人,其背后的原罪,都被一个时代虚幻的光环所遮蔽,乃至被权力集团攫取资源所利用。想起“企业英雄”风起云涌的炒作时代,多少企业英雄最终身败名裂,牢狱度日。算是明白了,商人就是商人,切忌拔高,但也不要自卑。商人牟利,牟利就是牟利,千万别将牟利变成荣耀!
“湘商十论”之四:很多人对那个“乌有之乡”的存在大惑不解,其实用脚趾头从利益的思维考虑,乌有之乡就原形毕露,那不过是为了攫取资源牟利而存在的。任何群体都有利益诉求,但切忌不要将它们变成精神寄托。解读湘商,就湖南的一群商人尔。商人的核心和灵魂是利益核心,利益不在,一切扯蛋!防风险!
“湘商十论”之五:湘商崛起之前,素有“电视湘军”之说,湖南人真正创造的奇迹,这些都不是主流。而曾国藩创造的湘军,因为那牵扯一个腐朽大清的生死存亡,从而凸显了湘军的洪流伟力。商人经营企业,绝不可能经营天下。历史上的实业救国等等尝试,都成为历史的尘埃,虽有史册,但无实质!牢记之!
“湘商十论”之六:湘人素来心忧天下,而不喜粉饰太平之文字。如今传闻梁稳根要从政,令人忧思。在法制不健全的时代,有法不依的时代,对湘商而言,那是头顶上绝对的达克摩斯之剑。商人得利后,容易丧失秉性,最后进入到自己给自己挖好的坑都不知道,还在提别人数钱。在商言商,切勿粉饰!
“湘商十论”之七:中国的商业环境,素来没有法制的规范,以现代化社会的建设而言,这是商人的悲哀。但最坏的时代,一定是商人最好的时代。为商人建牌坊,小而言之,害了商人本身,大而言之,误导青少年,罪无可恕。湘商也不例外。商人的光环,总是要打九折的。这是我一向的顽固逻辑,湘商也不能免。
“湘商十论”之八:据说,在中国的每一个县,都可以见到湖南邵阳人,那么要见到湖南人,简直太容易了。湘商着实厉害,单就长江流域,要是没有湘人,那就太奇怪了。但作为湘人,必须正视其中的问题,切不要过分美誉。求生之不易,求发财之艰难,湘人都是刀尖上行走,虎口里拔牙得来的。丛林法则,正视!
“湘商十论”之九:用你的如橼之笔,构建湘商的灵魂。让你的灵魂,跟上湘商的脚步。而湘商的脚步,能否跟上众生的灵魂?告诉湘人的后代、子子孙孙,如何认识一个全方位的湘商?如果今天的立言,只有无病呻吟的“厚重”,那么一定会被子孙戳脊梁骨的。湘人的文笔,面对湘商,向何处去?切要掂量清楚!
“湘商十论”之十:此一时,彼一时。这好像不是湘人的做派。不过我们也可以变通,骡子精神从来不反对审时度势。但这要看目的为何。“湘商”需要考虑清楚,时势之下,该咋办?但一定有不变的东西,这东西如何发掘,如何贯穿?其实谁也没有答案。唯一有答案的,湘商也是商,浙商也是商,在商言商吧!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