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短信互动”是“新闻创新”还是借机“诈取钱财”

(2006-03-28 08:26:06)
分类: 主张
现在看新闻,特别是某些“名牌新闻节目”,都会出现一行很醒目的字:你有什么看法?请你发短信到移动××××或者联通××××××。然后主持人会一脸谄笑说:我们将从其中挑选一些短信和大家共享。
这类节目大家已经很不陌生了,从他娘的中央电视台到各级省市电视台、广播等等媒体,处处可见。举个例子,比如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等等,无不如此。
事实上,“短信互动”鄙人在几年前就有这类想法,当时鄙人承担了某省级卫视的一档新闻节目调研工作,就是如何提升这档节目品牌知名度、增加观众吸引力,从而提升收视率,进而提升广告价值含金量。在本人和团队的调研中,“互动新闻”这个概念在鄙人的大脑里面逐渐清晰起来,因为在3年前,sp(即短信)还不象今天这样发达,但是手机短信已经有了。所以,鄙人提出用“互联网、mail、电话、专访和短信”多种手段,让栏目制片人、编辑、记者和主持人和既定的目标观众群体进行全方位的互动,这样收视率肯定上去了,而且观众的忠诚度也将很高,广告价值自然而然就是水涨船高了。但是,采用这些手段都是免费的。
可惜,因为“喉舌功能新闻的特殊性”和“单向灌输新闻思维”的中国新闻特征,鄙人的这个方案最终束之高阁。
今天,看到这么多新闻节目“短信互动”环节的出现,鄙人突然明白了,所谓“政治要求”在金钱面前是可以让步的,鄙人当年的策划可能是没有考虑这些手段让消费者掏钱,也就是这个手段不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反而无辜地让电视台增加了一笔开支,这在一切向钞票看的年代,简直就是要了台党委书记和台长的小命。
如今,聪明的电视人终于知道了短信互动可以获利多多,变终于脱下了自己高贵的“新闻裤子”,厚颜无耻地展示着自己的“下身风采”。所有的这类“短信互动”节目,说的都是和观众互动,而且观众几十万条短信的观点中总会有那么两三条从主持人美丽的小嘴里面蹦出来,但是,这隐藏不了借助短信诈去消费者钱财的嫌疑。
应当说来,消费者(电视观众和广播听众)能够消费这些新闻,已经是对电视台和电台的大力支持了。既然电视台要真正的互动,来知道自己节目的吸引力和魅力,那么就不能让消费者发短信还要掏钱(注:基本上一条短信是0.5元或者1.0元。还有更损的,是按月甚至按年扣除费用的,那么你一下子可能就要损失10元或者甚至120元了),因为这么多的消费者支持你,你的广告价值自然就上去了。但是厚颜无耻的电视台、电台和sp商却恰恰就是在这个环节中大发横财,暴利触目惊心!但是,他们却说,这是消费者自愿的,谁叫他们这么愚蠢?他可以不发短信啊?你看看,消费者被流氓强奸了,但是还要给流氓付费。
因此,“短信互动”的本质就是,媒体和sp商人借机“诈取钱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