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反春运
(2012-01-12 06:14:34)
标签:
杂谈 |
也谈反春运
春运期间返乡难,一部分人选择到在外地打工的亲人身边过春节。于是一场“反春运”的贺岁片上演了……
“妈妈说要带我去广州动物园!”1月7日,在由重庆开往广州的K201次列车上,4岁的刘语涵歪着脑袋向周围的人“炫耀”:她将跟随外公一起前往广州看望妈妈。据了解,在这趟始发1776人的列车上,近一半的人都是“反春运”到广州与家人团聚过年。(重庆商报 1月11日)
王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李清照讲“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中国古人的思乡情节,绵数千年。即便在古代舟楫不利,车马难行的艰苦环境下,这样的情节一直浸淫着我们先祖的情怀。
所以,社会发展到今天,这种思乡的情感并没有因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丝毫的退减。所以独特的“中国春运”现象,让中国人为之“惊恐”,让外国人为之“惊叹”。尽管铁道、民航、客运等相关部门一再承诺解决春运问题,但是这么些年了“一票难求”的状况还是涛声依旧。
据国务院春运新闻发布会最新公布,2012年春运客流总量预计将达到31.58亿人次,比去年增长9.1%,创历史新高。面对这个惊人的数字,春运再令人望而生畏,却也没能阻挡匆匆“回家”的脚步。
“春运”这两个字,代表了“回家”。“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年了,咱老百姓不就是图个团圆吗!
正在是这种“春运”大潮的冲击下,这几年“反春运”这个新鲜的名词应运而生并且有点时髦。 “反春运”主要是指在春运期间,当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出现正向的客流高峰时,而打工人员集中地区或边远地区客流量相对比较冷清;但是当春节一过,春运客流量就会出现明显的逆向剧增。于是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家去外地同亲人团聚,过完年再返回老家。这其中,老人和小孩是“反春运”的主力军。可以这样讲,“反春运”往大里说能替缓解交通压力,往小里说能减轻个人的购票负担。好处如此明显,大家又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看来,“反春运”在缓解客运压力上的益处正在显现。有人在网上做了一首《反春运》的打油诗是这样说的,“想来还真很纳闷,毕竟外面正春运。以为自己钻错了,车上居然没啥人!”(长江网 高万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