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寡

(2010-10-23 22:51:51)
标签:

杂谈

刚听了听最近很热的龚琳娜的《忐忑》,网上嘲笑声一片,其实细听下倒还觉得可以。又搜了个她的《山中问答》与《走西口》来听。倒像是唱民歌中很先锋的,若用现代评论的调调,都很可以扯上点什么现代主义新女性主义之类的词儿吧。主题未见新颖,技巧倒是一流的。

——有很多东西不见得和我胃口,但私下却觉得其实还可以的。

比如凤姐的诗,比如梨花体,比如沈大勃勃的诗~~~~沈大勃勃的诗让人烦恼处不在于他的装,而在于他太喜欢装他“不装”了,轰隆隆的挖土机推过,他就以为这世上唯剩荷尔蒙是真的了——其实他精明机巧,但精明机巧的人往往偏要以荷尔蒙来自豪,就是腼怀青春年少,便非得愣要充自己荷尔蒙天下第一吗……说这个扯远了,算下来还有最近那个得了鲁老文学奖的纪委书记的诗,我好奇也找来几首看,除了那个《徐帆》与《刘亦菲》,别的倒觉得也还行,毕竟都还是诗的。

 

我好奇的是网上如今的这些主力,可能七零后八零后都算上吧,怎么都能这么万众一心?一向觉得,个人表达与所谓“艺术”吧,那是表达者个人的事。听者不认同,听来一笑也可,那么夸张的大笑倒未免太过“行为艺术”了。这个时代,这些人,都已贫薄到非要在生活中压榨出这么一点贫薄的笑料来哄笑个没完,才能印证自己“不过不失”的主流地位以取得安全感吗?如果这样,倒真令人悲哀了。

说到这儿,倒有点怀念起八零年代,那时代一切都乱哄哄粗糙糙的。但思想好像倒不像现在这么铁板一块。我倒觉得反是现在更年轻的人虽自以为倜傥不羁、强调个性什么的,其实个个在思想道德与审美上正襟危作得历害。中国实在是个老早已实现“大同”的国度。所谓“不患寡,忠不均”,我是那种“不患均,患寡”的。未毕只有曲高才有权和寡,得多少个曲不高的寡才能概选出一个曲高的寡来呢?饶饶那些曲不高的“寡”们吧,也饶饶自己,别老觉得自己不过不过地主流了就高明芙蓉姐很多~~~~要优越感,起码也有追求点不是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秀图
后一篇:纸上恩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