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余即滋兰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屈子的句子.屈子是一心入世的,对我来说,那太多了.
从后面山上移了一丛兰.
它长在松根上,从来都长在松根上.挖时,才第一次见到它的根,简单的,一根根奶白色的触脚,没有杂须.像一只只软软的足,无法走动,见了个松荫,就趴伏下来.暗暗地隐在一堆杂草里,没有人知道它是软足的鸟.
不多的几片叶是它的翅膀,托不起它的飞.所以在松荫下恒长的睡着,睡得"吐气如兰",在自己吐的气中,自己梦里飞翔着吧?
因为它喜欢阴,所以移入书房.
我的书房是阴暗的,窗里垂帘,窗外还垂了一重.窗里的是绿的竹的,窗外是黑的.
置盆墙角,悲伤地想到:是看了那么多画集里的兰,才在山野里看到真的.
不多的向只叶,长长的,单独的一茎花,独抽着.绿色的瓣,或者那其实是加长的萼,瓣里有一条舌,舌白中带紫,陪着一根黄色的蕊,它看护的灵苗.移入书房后,它自己给自己罩了层淡淡的气场.无语悄然,袅袅的静然.
让我,其实,头一次读懂了优雅是什么.
据弄花木的人送树时说,他弟弟新近挖到了一棵兰,瓣呈紫白,极为特异,开价十五万,别人收价十二万,未卖.
原来那棵,就是传说中的"歌女".
看看自己房里这支,想起以前最讨厌的一句诗"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溪头自浣纱",谁让他无聊地去怜了?如同写诗的人说陶令的'不善处世'一般,王摩诘的哲学太安妥了,清淡如惘川时固好,一旦饱暖,差别之心起,着实令人生厌.
虽然,那实在是很踏实很切实的想法了.
但前天,我移了一支兰.
所以,今晚我学"雅",不去想"吃饭"的问题.
在楼上,想起楼下的兰.它其实不需要我去看.这世上总有些"万星沉入目,一眼已相惜"的事,虽然,那也是我一个人的事.它不需要我去看.
只想说,兰是一只鸟,飞不动.
它有翅,是叶,但太细.
它有脚,是根,但太软.
但~~~它,是一只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