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郑走了~~~
嗯,这句话要有点怅然的说,千万不能沉痛.虽涉追惋,但绝非吊唁.
武侠版一百期轰轰隆隆地落地,那小子却突然的攸忽而去.闪得我为他写的稿子才写到一半.记得前些日子沧月还在发怒,说,如果老郑走了,她就不给武侠版做稿了.呵,此情此景,套一句红楼的回目,那正是:人亡物在椴子添词,杯弓蛇影月儿绝粒.
所以,我决定写诗.还要是七律,工整的.嘿嘿.人常说,婚姻从门口进来,爱情从窗户里飞走了.某家现在的情况是:小说从手里流出来,诗意却已从心底溜走.所以,送老郑也只能送个介于诗和胡说之间的打油体.
开工:
注一: 本打算写'相得"而非"相逢".但当日杯雪初就,曾抄小诗一首调戏他,道是'画堂昨日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阿郑,画眉深浅入时无?"害得老郑鸡皮鹤发,恶心一时.这次且饶了他.
典故一: 哼哼 为他弄的什么武林谣言.附略我砖文五千字
典故二: 最痛恨郑保纯的是他弄的那个什么宣传语'今古黄梁温后的椴'.自己看着硌眼不说,偶尔上网扫扫,也时见人拿此嘲讽说事儿.不过,唉,这些人挖苦怎么都不会挖苦呢.要是我,要专门写一篇大文,文名为:今古主编黄梁春梦中的椴.呵呵,相识五年,杂志,江湖,当真已全成名利场了,当真尽有黄梁梦今古~~
典故三: 与郑兄相晤,多扯些八卦,最多的还是话到'姻缘'.除偶涉及小月儿嘤嘤苦嫁外,大多时讲的是那本醒世姻缘传.极为有趣之谈资啊.不知他这个论文现在可以开写了不~~
今古百期,斯人离去.弹冠相庆之余,皱纹渐生眼角,当真是:各有悲欣未尽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