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龙伞岽诏安第一高峰上官紫剑登山摄影 |
分类: 漳州客家 |
春节回家过年时曾约好“五一节”去登“龙伞岽”,可是因为自驾游去浙江的楠溪江所以没能登成。
今年国庆恰逢中秋,无论如何还是要回老家过节,一则回家看望年过八旬的老爷子,二是要完成登顶龙伞岽的心愿。所以,国庆前一周就和家中的三哥约好10月3日登山。三哥已经邀约了8~9个同伴,我也在“漳州客家网”上发了帖子,召集登山伙伴,结果网友“番薯藤”2人加入了登顶的队伍。
10月3日上午八点多,登山人员在上官结合,采购了一些矿泉水、饮料、啤酒、面包、绿豆饼等食物。8点30分,一部小车和5部摩托车一行13人组成的登山队出发了。
9点左右达到龙伞岽自然村,由于交通不便,这里很多村民都外迁居住了,所以村子里只有2~3户人家。事先交代了一户村民杀了4只鸡、煮一些稀饭准备我们下山后填肚子。喝茶歇息一阵子后,9点26分,将水和干粮等分装几个背包后出发了。
一开始,我们走的是“矿路”。龙伞岽山脉蕴藏“钨”等有色金属,但蕴藏量不是很大,曾有过几次小规模的开采。也许是那些“矿主”赚不到什么钱,开采不下去,矿井也就都荒废了。这条“矿路”还算平坦,但由于长久没什么人走,路都荒芜了,长满了齐腰高的杂草。其中还有一小段塌方,好在时间比较长了,塌方处都稳定了。
走到一处废矿坑后,基本上就没什么路了,需要“柴刀”开路了,好在我们请了一个向导,由他在前面开路。
走到半山腰,有一处小山泉,我们就在此休整。拿出随身的炉具,烧水泡茶。用甘甜的山泉冲泡上等的“铁观音”,这是户外活动的一种享受。
接下来的路就比较难走了,大都是在齐肩高的“席草”丛中穿行。
我的身体素质跟其他队员比可能还是差了点,再加上背着笨重的摄影器材,所以落在了最后面。
下午1点05分,张帆小朋友第一个登顶,1点半左右我最后一个登顶。
顶峰处只长着一些茅草,略低一点点的地方却有一些低矮的灌木丛,先期登顶的队员已经躲在树阴下休息、吃干粮了。
我的第一需要是喝茶,水已经烧开了,泡茶是我的任务,在龙伞岽顶峰喝茶也算是我人生中一件值得纪念的事情。
与顶峰临近的还有两座山峰,奇妙的是有灌木丛相连,形成一条“灌木长廊”,此间还发现了野猪的粪便以及野猪刨挖的窟窿。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特别是那些陡坡。我依然是落在最后收尾,边走边拍。因为和前面的队员拉开的距离较长,所以只能顺着踩伏的杂草行进。一路上,由于体力消耗比较厉害,腿脚的力量虚弱了许多,甚至出现了几次小腿抽筋;还滑倒摔了几跤,好在这是厚厚的草甸,也没有受到太大的伤害。
5点左右,最后一个的我终于下山到达村子。这时,天下起雨来,我们暗自庆幸,要是在爬山途中下雨的话,那就很狼狈了。
可能是太过疲乏, “土鸡”也吊不起我什么胃口了,只吃了点稀饭、喝了碗鸡汤。
夜幕降临,雨也小了,买了两只公鸡、两个蜜柚后打道回府,结束了这次“登顶龙伞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