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年龄的境界
(2009-11-25 08:27:51)
标签:
杂谈 |
昨天和朋友聊天,可能是天气的原因,最近总是冷霜沉沉,雾霾重重,围炉浅斟多半是感慨话题,于是聊到了岁月匆匆,光阴似箭。
后来说到古人对年龄的理解,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
这样的概括真是简而味长。中国文字和中国画、书法等一切中华式的文化艺术其实都有一个最核心的东西,那就是“意”。所谓“形断而意连”是讲草书,而最典型的莫过于中国画,泼墨,留白,大片大片的空白,或者大片的随意洒墨,却是最精彩和绝顶的技巧,这便是“意境”。
中国字也是如此,古人由于书写在竹片上,因此必须惜字如金,往往一个点晴之字,所引伸出来的意境却是万言也道不完,而那些字所带出来的美感和想象,正是“意会而不可言传也”。
如:瘦西湖,铁观音,兰若寺,女儿红,洞庭湖,西冷,灵隐,寒山寺,断桥……
正如“弱冠”之弱,加了冠,意味着成年,但体力还不够,发育也没有完全,所以,是“弱”,二十岁了,你是个还没有发育完全的大人了,从今天开始,你可以好好规划和梦想你的人生啦,一旦你力量足够,就可以去实现啦.
三十而立,都三十了,按古人先成家后立业,以及普遍早婚早育的思路,三十通常成家近十年了,当然应该能熟悉和熟练地撑起一个家了,一个“立”字便道尽一切。
四十不惑,又过了十年,你“立”了十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并且这年龄,你的小孩也到“弱冠”了,这意味着,你以主体经历过一次成长,又以客体目睹了一次成长,加上你婚姻二十年的体验,立业十年的阅历,你怎么都应该算是活明白了吧。
五十知天命,重点在“知”,这个字可不是“知道”的意思,而是“相信”。没错,经历了三十年的婚姻,二十年的当家做主,并且还做了爷爷,这些生命过程,至少你无数次地验证过一个事实:有很多事情不是你努力了就一定会成功的。
所以,你深刻地体会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于是,你从敢跟天斗的弱冠,终于到达了另一个彼岸:你相信只有宗教才能解释这个世界。
六十花甲,花甲,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词,不管从辞海,现代词典,以及你网上所能搜到的一切解释,都告诉你,花甲,就是花甲子,一甲子就是六十年,六十年就叫“花甲子”。
其实,你们真的应该听听阁楼的解释:没错,甲,表示六十年,你已经六十岁了嘛,在中国历法里,你刚好转了一圈。
花,其实是“花费,浪费,挥霍”。
我们这么想象一下:我今天就六十大寿啦,回想这六十年,呵呵,我从弱冠开始,我而立,我不惑,我知天命,和所有芸芸众生完全一样,真是浪费了这六十年啊,人生就一回,没有机会重头来过了,呵呵呵。。呵呵。。。
这是一种真正的境界,其实对人来说,不管你前六十年多辉煌,多灿烂,只要你回首,总会有遗憾,不过,你都知天命十年了,所有遗憾啦,灿烂啦,都无所谓了,都一笑而过了,“浪费了这六十年”这话是一种洒脱的自我调侃。
七十古来稀,唉,这个就不多说了,古代医学技术烂,活七十岁是个稀罕的梦想,所以,不小心活到了七十岁的老头,以老顽童的心态来自我陶醉、自我吹嘘一下“你看,自古能活到我这年龄的人可是很不多哦”,也是无可厚非的嘛。
一直来,我听得很多年轻人说“我心态其实很老”,或者小女孩说“我就喜欢找成熟的男人,和同龄人我有代沟”,唉,其实我告诉你们啊,你没活到那份上,你的心态就不可能到那境界,这可是真的,阁楼不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