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天润这十年
(2022-10-12 17:41:51)| 分类: 职场 |
我在天润这十年
我是2012年12月30日入职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的。据说哪年是风电行业的第一个冬天。我这个不在本行业工作的人根本不知道有什么冬天,只凭借我十年在原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工作期间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和对新能源的认识和关注,凭直觉相信这会上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行业。
其实,我的这次工作更换是很偶然的,不在我当时的人生计划之中。一次偶然的机会经过原中质协同事介绍,我于12月1日下午去了位于北京朝阳区CBD商务区金地中心的当时公司办公地,在与当时分管工程的副总经理许洪基总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交流后,他带我去见了当时的公司总经理刘玮总,我和刘总又交流了一个多小时,我对公司的业务有了认识,我当时觉得这可能是我人生的第三份工作,当时刘总问我以什么角色切入工作,有什么要求,我一时也没反映过来是问我需要什么职位,我没有多想地说,你们想招聘一名安全质量部长,我就从部长做起吧,至于薪酬按公司对相关岗位的规定定吧。第二天,许总打电话给我说刘总非常认可我,并说我就是未来天润总工的人选,让我抓紧来报到。
回到原单位后,我和中心分管主任进行了沟通,提出了辞职的意愿,由于我当时是中心三位首席专家(三个专业各一名, 是报备原环境保护部备案的),且我在其认证中心担任分管技术和业务的负责人,因此中心开始是不同意放我的。 经过一段时间反复交流和说服领导,我要将多年管理咨询认证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贡献中国的新能源事业,并答应放弃当年较高的年终奖励后,中心领导才同意了我的请辞,此后中心召开了专门座谈会,并在北四环边是的“湘鄂情”酒店组织有20多人包括中心主要领导参加的欢送宴会,会后我在第二天即当年底倒数第2天就来天润公司报到。当天中午,原工程中心总监齐军总还带着几位部长和我一起吃了午餐。从报到第一天起我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因为公司急于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手册、制度和流程,建立公司完整的管理体系。我的工作就是一个人以此开始的。
今年是我到天润工作的第十个年头。我见证了天润的发展壮大,我把天润当成家一样,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上,为天润的成长和发展做了一些有价值的事;天润也成就了我,让我持续成长,我也学到了许多,经历了许多,收获了许多,丰富了我的人生。这是我人生近40年工作中最忙碌的十年,也是最有意义的十年。
我在天润的工作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主要的职责可概括为安质环管理、体系与标准化管理、社会责任管理、战略与运营管理、工程管理。每一阶段都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创新的、可持续的、事关公司健康发展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2013-2016年间,主要负责公司安全健康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当时的背景是在我来之前达坂城发生了一场火灾,烧掉了2000多万元, 2013年上半年现场各种安全事故不断;工程质量较差,不少项目交易出处都会因质量或档案资料不全而扣除几百万元,我到现场看了施工质量后就想骂人,我在检查一个项目时开出的质量安全问题有几十项;其根源是公司在快速发展中没有注重基础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保障,没有健全的制度、完善的流程, 公司的最初的管理比较粗放。我的第一项重要任务是要在半年内建立起公司较完善的管理体系;一年内改善公司质量安全现状。我在对公司现有的部分管理制度进行审查并对一本由咨询机构编制的完全与公司的业务不相符的《管理手册》进行审查后,快速制订了公司《管理体系及标准化年度工作计划》,在进行了业务访谈后亲自编写了公司第一本(第一版)《管理手册》,依据三大管理体系标准,结合公司的实际,归纳总结提炼了公司的管理方针、总体管理目标、十大管理原则、基本经营思想和企业经营模式, 定义了公司的产品,梳理了各部门的职能,建立了业务流程和基本管理过程,同时提议公司总经理带领当时的管理班子通过头脑风暴法提出了公司第一版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组织编制了公司第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经过公司班子审批发布后,开展培训宣贯和推广执行。2013年7月公司顺利通过三标管理体系认证。
2013年下半年开始,我把主要精力放在项目的质量安全管理上;在对现场进行调查分析后,我提出以创优为动力、以达标投产为抓手,全面推行质量工艺标准、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环保水保标准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在工程建设项目和运行风电场全面推动管理体系运行,开展标准化评价。在山东莱西项目, 没有聘请咨询单位,完全靠我、刘晓斌两人在现场指导推进,开展达标投产验收,获得天润第一个中国电力行业优质工程。在创优过程中,我们积累了经验,2014年起在天润所有建设项目推广应用总结,在建设项目开展质量通病治理,在大山台项目等多个项目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试点,经过项目的积累,我们编制出版《风电工程质量工艺标准化手册》、《风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手册》、《风电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手册》、《风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并先后获得中国电力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通过推行达标投产和质量通病治理及预防性安全管理,此后天润工程建设项目质量不断提高,相继获得多项国家优质工程、行业优质工程、全国安装之星。多个项目通过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评价。此后安全事故不断减少,始终保持了良好的安全状态。从此彻底扭转了天润安全、质量的被动局面。
2017-2019年间,我主要负责天润环境管理、社会责任管理、战略与运营管理。当时的背景是我们从西北和内蒙转战到南方开展风电建设后, 由于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认识不足,在许多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不少项目收到地方政府的处罚通知,公司面临重大的经营危机。其根因是公司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企业的社会责任。面对这种情况,我带领安质环团队首先完善了公司管理体系中的环境管理体系,修订和补充了相关制度和文件;其次是引入了IFC《环境与可持续标准》,建立了公司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对公司社会责任重点关注议题编制了解决方案和相关制度;引入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修订整合了基于风险思维的集质量、安全健康、环境管理、社会责任和风险管理和“五标一体化”管理体系;针对各个有环保水保问题的项目制定解决方案, 全面推行环境保护“三同时”, 全面开展风电工程环保水保治理,组织编制并出版了《风电工程环保水保标准化手册》和《良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 在公司所有项目推广应用。 并率先编制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团体标准《绿色风电场评价指标》,开展了绿色风电场评价,推动地方多个南方风电场主题公园建设,不仅解决了环保水保的忧患,而且连续发布了系列公司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提升了公司的品牌价值和社会美誉度, 多次获得行业、国家的社会责任大奖,多个项目获得县、市、省、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示范工程, 全面提升了公司的无形资产价值。与此同时,我组织编制的《风电工程安全知识库》经专家鉴定,填补国内空白,并获得中国电力行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负责战略运营工作中,除了正常组织战略滚动修编、《经营计划大纲》编制、日常运营及考核外, 还组织编制了天润第一版《企业标准体系表》;建立了公司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从集团引入了精益管理,全公司在第一年就通过实施精准管理创造了近亿元的价值;建立了天润管理指标体系,形成了《管理指标库》;启动了天润运营管理数字化建设;推进公司全面风险管理, 组织建立了天润各业务的风险库及风控机制;按照集团的统一要求,引入了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启动了天润全面对标工作,组织开展了公司流程再造和优化。这一时期天润的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公司运营在公司生产经营中发挥了较好作用。
2020-2022,我从配合领导协管工程到全面负责工程建设管理、再到专门负责公司工程监理、设备监造、急难险薄项目建设工作。这几年,我们主要围绕缩短项目建设工期、降低工程建设成本上下工夫。在对两年20多个项目进行全面复盘的基础上,我们编制了12项《工程建设解决方案》,编制了《风电工程业务行为周期表》、编制了风电工程《工期定额》和《成本定额》;组织完成了“工程建设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创新性地将业主、总包、监理三方整合成一个平台;两年结合当年项目实际组织并网抢装攻坚战,确保了公司连续两年实现工程并网创纪录的目标。 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成本、工期都 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我花去50%的精力解决过去多年工程建设遗留问题。
2022年公司要求润风聚集监理、监造业务, 我带领润风工程一帮人,编制了《监理业务发展规划》和《监造业务发展规划》,开展人员培训取证和公司资质升级,创造性地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探索监理业务新用工模式,落实公司小业主大监理工程管理模式;用比市场价低的费用完成了正常监理不可能完成的现场全面专业性管理服务。润风工程承担了5个特殊项目总包中,通过平行发包模式,采取反复竞谈的方式,将工程建设成本降至最高低, 用远低于市场价的建设成本救活了收益率达不到公司投资标准的项目,且工程质量优良,安全和环保水保都达到较好水平,同时项目提前一个月发电的目标。
回顾这十年,特别感谢集团和天润领导的认可,感谢天润管理班子的帮助, 感谢曾经一起战斗过的所有部门同事的支持。 是天润给了我成就事业的舞台;是金风和天润的文化让我始终充满斗志和力量;同时在十年的工作中也学会了识人、用人,工作压力上促使自己不断学习和提升能力。我感到这十年非常充实,过的非常有价值。
我爱天润。祝福天润!我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 如果公司有需要,我愿意继续和大家一起为天润更加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余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