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阳明遗迹之三:庐山王阳明记功碑

(2016-03-25 08:44:41)
标签:

旅游

文化

分类: 踏莎行
       在庐山在秀峰境内的李璟读书台下,有一块数丈见方的石壁。石壁上有三处石刻:中间是黄庭坚所书《七佛偈》,右边是明代徐岱的诗,左边是王阳明平定朱宸濠叛乱后在此勒石记功写的碑文,人称记功碑。碑文共136个字,字体庄重遒劲,入石三分。碑长242厘米,宽234厘米,字大清晰,洋洋洒洒,气势宏伟。碑文记载明正德十四年王阳明率江西兵马平息南昌宁王朱宸濠叛乱、生擒宁王之事。王阳明写这篇碑文时,激扬飞越,纵横跌宕,将行书的洒脱和楷书的庄重糅合在一起,使全文气韵贯通,雄健苍劲,代表着王阳明书法的极高水平。清初诗人王渔洋观赏了王阳明诗碑后,激动不已,写诗赞道:“文成摩崖碑,其字大如斗。万古一浯溪,光芒同不朽。”王渔洋将《纪功碑》与颜真卿的顶尖之作《浯溪碑》相比,说《纪功碑》与《浯溪碑》同样万古不朽。王阳明还曾有数首诗作流传:一是《又重游开先寺题壁》:“中丞不解了公事,到处看山复寻寺。尚为妻孥守俸钱,到今未得休官去。三月开先两度来,寺僧倦客门未开。山灵似嫌俗士驾,溪风拦路吹人回。君不见富贵中人如中酒,折腰解醒须五斗。未妨适意山水间,浮名于我迹何有!”二是《龙潭夜坐》:“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草露不辞芒履湿,松风偏与葛衣轻;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位于庐山西北的天池山倚于天池山的西边,还有一座文殊台,此台临壑而建,顶端平面呈半月形,左旁垒有上台石阶,沿台石叠护拦,下原石室五楹,石木水泥混合结构。王阳明曾夜卧此台,并留有诗作,云:“老夫高卧文殊台,拄杖夜撞青天开。撒落星辰满平野  ,山僧尽道佛灯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160324
后一篇:160325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