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 汉语言中的数字文化  (一)

(2018-04-01 11:19:59)
标签:

数字

文化

杂谈

分类: 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

                           汉语言中的数字文化

                              --------诗词、成语及歇后语为例  

      2015级初等教育理科一班   王玉镕 

 

【摘要】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数字是语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数字在现代汉语言中承载了厚重的文化意蕴,数字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独特的数字文化。研究汉语数字文化,可以帮助人们日常交际和往来无障碍的进行,同时对跨文化交流也有着参考价值。 

关键词:  汉语言;文化; 数字;诗词;成语;歇后语

 

引言 

数字是用来计数的,但是随着文化的发展,数字的内涵和表达色彩也日益丰富。数字除了计数功能外,有衍生出了诸多文化含义,形成了汉语中丰富多彩的数字文化。数字是任何语言中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又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1、汉语言中的数字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迁,数字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张清常在《汉语的15个数字》一文中谈到,中国人使用数字,一时有一时的风气,这不是说别的数目不用,只是说这个数字成为一时的爱好。[1 ]语言中的数字包含着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含,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我们对此挖掘和梳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2、诗词中的文化

诗词中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文化,数字在诗词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2.1数字入诗词

古往今来,无数作家文人诗词中巧妙地运用数字,给我们留下来一首首佳作。

唐代大诗人杜甫有一首《绝句》 [1 ]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笔调轻松,意境无穷,黄鹂在枝头鸣叫,白鹭向[]远空飞去,写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

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描述的是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焦仲卿的母亲硬生生地拆散了这对夫妻,刘兰芝的娘家又逼她改嫁,写到太守家迎娶兰芝时,诗中连用数字,表现了迎亲时极尽铺展奢侈的场面:

赍钱三百万,

皆用青丝窗。

杂彩三百匹,

交广市鲑珍。

从人四五百,

郁郁登郡门。

数字入诗词不胜枚举。如此这些难以说尽!这些脍炙人口的佳句,生动形象,诗意天成,经世相传,给后人留下无穷的美的享受。

杜甫《与朱山人》[2]“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从一数到一万,你又会怎么数?“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思想千般纪念,万般无奈把郎念。万语千言说不完,百般无聊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红似火,偏于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色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匆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当中还有不少趣事,据说。清代乾隆皇帝南行,某夜舟至江心,见一渔舟飘然驶过,触动了他的诗兴。他让大文学家纪晓岚以“月下渔舟”为题作一七绝,并苛刻规定:要在28个字的诗中嵌入十个“一”字。纪晓岚不愧是行家,他不慌不忙,一边思索一边吟道:“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艄公一钓舟。一拍一呼还一笑,一轮明月一江秋。”一、二句 ,三、四句数位错落:一三五而一五;但一、二句对三、四句却又非常工整:一三五、一五对一三五、一五。难怪此诗一出,语惊四座,连皇帝老儿也频频点圣头。由以上可见,数字在诗词文化中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

诗歌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方式之一,当诗人要表达一种绵延无边的哀愁和幽怨时,往往运用数字。有的诗词运用的恰倒好处,妙趣横生,增强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使诗歌境界全出,“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数字运用可以起到虚实结合、渲染气氛、强化诗情的作用。如杜牧的《题齐安城楼》一句“不用凭栏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其中“七十五长亭”句妙笔生花,按唐时计算,黄州的齐安距都城长安2255里(《通典》卷一八三),驿站(古时三十里为一驿)恰合七十五。如此看来,这是确数。但诗人站在夕阳中,凭楼眺望,听到幕角长鸣,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以较大数目写出“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的绵绵思乡之情,真是别有一番韵味。  数字的运用还有点明题旨、画龙点睛的作用。大家都熟悉的“一字师”的佳话。齐已《早梅》一诗有一句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数”字改为“一”字。一字之改,意境却完全不同,“一”比原来的“数”字更能突出诗歌的主旨,真是“一”字曲尽其妙,意味深长。此外,还如白居易的《惜牡丹花》一诗,“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惟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当他看到满院盛开的红牡丹时,想到有一天会枝残叶败,红衰香褪,禁不住无限感伤。到了晚上,遍数群花,“惟有两枝残”,惟有“两枝”,语气肯定,数字确切,而惟其如此精细,才见出诗人惜花之情深,准确地刻画了诗人留恋忘返的情景,诗人怜花爱花的一片痴情已抒发得淋漓尽致。  数字的运用起到夸张、虚化烘托的作用。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的白发显出作者愁的程度,寄寓了他浓重愁苦的郁愤之情。这种夸张,表面看来不似真实,却又胜似真实。它不等于生活中的真实,而是一种艺术的真实。正是夸张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使作者加深了对“愁”这一抽象感情的理解,收到了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此外,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也新奇而大胆地概括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总之,在诗歌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里,巧妙的运用数字可以起到渲染诗情,拓展意境,强化情感的作用,从而达到言志的效果.在诗歌鉴赏中,品味诗词中"数字"的运用,从而可以全面了解作品的内涵,获得丰富独特的审美感受.  

2.2诗词中使用数字文化的独特艺术

数字入诗词之所以受人青睐,除了诗歌本身的发展需要数字以外,也与数词、量词的日臻成熟不无关系,尤其是数量词具有其他词类不可比拟的修辞作用。古代诗歌喜用数字,从少到多,从一般选用到追求神奇效果的使用过程。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已经出现了反复使用数字的事。描写青年男子思慕爱人的《王风·采葛》,一章比一章夸张:“一日不见,如隔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语意递增,情感深化,多次运用夸张构筑了深远的意境,此诗开创了使用数字之先河。汉乐府民歌《陌上桑》末段写罗敷夸父:“东方千余骑,夫婿局上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坐中数十人,皆言夫婿殊。”不妨说,罗敷有意凭借数量词夸赞了夫婿风华正茂,官位一升再升。可见,数字在诗中举足轻重,是其他词类的词不可取代的。以上简析,剖析了古代诗歌中数字的独特艺术价值。

 3、成语中的数字 

成语有很多种,有些成语中含有数字 :

一纸空文 一言难尽 一饮一啄 一针见血 一技之长 一字褒贬 一衣带水 一字一珠 一网打尽 一扫而空 一丝不挂 一丘之貉 一目十行 一世之雄 一反常态 一手遮天 一见钟情 一日千里 一无所能 一无可取 一朝一夕 一傅众咻 一馈十起 一寒如此 一鼓作气 一概面论 一路平安 一辞莫赞 一筹莫展 一角即发 一解即溃 一意孤行 一模一样 一暴十寒 一瞑不视 一箭双雕 一潭死水 一薰一莸 一臂之力 一蹶不振 一蹴而就 一鳞半爪 一夔已足 丁一卯二 杀一儆百 闻一知十 惩一儆百 丁一确二 决一雌雄 举一反三 人一己百 挂一漏万 说一不二 不一而足 独一无二 偶一为之 数一数二 可见一斑 三眼一板 一手一足 一心一德 一心一意 一龙一蛇 一字一板 心口如一 背城借一 言行不一 表里如一 始终如一 百里挑一 


二三其德 二姓之好 二竖为虐 二分明月 二满三平 二桃杀三士 两小无猜 两全其美 两全其美 两豆塞耳 两虎相斗 两虎相争 两败俱伤 两面三刀 两相情愿 双管齐下 不二法门 寡二少双 接二连三 侏两悉称 三心二意 心无二用 毫无二致 天无二日 心不二用 一干二净 一穷二白 一差二错 一清二楚 一身二任 一石二鸟 三三两两 三瓦两舍 三长两短 三言两语 一刀两断 一举两得 进退两难 首鼠两端 清风两袖 模棱两可 判若两人 文武双全 才貌双全 名利双收 智勇双全 福无双至 三占从二 丁一卯二 丁一确二 独一无二 说一不二 誓死不二 划一不二 数一数三三两两 分斤劈两 分斤掰两 掂斤播两 半斤八两 举世无双 盖世无双 寡二少双


 三十六行 三人成虎 三三两两 三元及第 三瓦两舍 三长两短 三心二意 三占从二 三生有幸 三令五申 三头六臂 三贞九烈 三年之艾 三旬九食 三坟五典 三豕涉河 三足鼎立 三班六房 三顾茅庐 三教九流 三推六问 三衅三浴 三熏三浴 三朝元老 三番五次 三缄其口 三寸之舌 三朋四友 三更半夜 三六九等 三千珠履 二三其德 三三两两 挑三拣四 不三不四 丢三落四 低三下四 调三斡四 推三阻四 朝三暮四 颠三倒四 说三道四 入木三分 三衅三浴 三熏三浴 一日三秋 一板三眼 一国三公 一波三折 一唱三叹 两面三刀 垂涎三尺 狡兔三窟 退避三舍 勇冠三军 喙长三尺 孟母三迁 雀跃三百 个中三味 韦编三绝 日上三竿 长年三老 再衰三竭 网开三面 华封三足 约法三章 二满三平 岁寒三友 五大三粗 一隅三反 接二连三 举一反三 


四大皆空 四分五裂 四平八稳 四郊多垒 四面八方 四面楚歌 四战之地 四亭八当 四海为家 四通八达 四书五经 四海一家 四面受敌 三从四德 五湖四海 文房四宝 危机四伏 狼烟四起 家徒四壁 志在四方 三朋四友 五洲四海 不三不四 丢三落四 低三下四 调三斡四 推三阻四 朝三暮四 


五马分尸 五日京兆 五风十雨 五世其昌 五光十色 五行八作 五色无主 五花八门 五体投地 五谷不分 五彩缤纷 五湖四海 五内如焚 五内俱焚 五方杂处 五谷丰登 五颜六色 五脏六腑 十风五雨 学富五车 三番五次 目迷五色 四分五裂 四书五经 三令五申 三坟五典 三纲五常 羞与为伍 


六亲不认 六亲无靠 六尺之孤 六神无主 六朝金粉 六月飞霜 三六九等 三头六臂 三姑六婆 三班六房 三推六问 身怀六甲 七情六欲 五颜六色 五脏六腑 呼么喝六 七步之才 七尺之躯 七窃生烟 七情六欲 


七擒七纵 七上八下 七手八脚 七拼八凑 七零八落 七颠八倒 七嘴八舌 横七竖八 七擒七纵 


八方呼应 八斗之才 八字打开 八面玲珑 八面威风 八拜之交 八仙过海 才高八斗 五花八门 五行八作 半斤八两 耳听八方 四平八稳 四面八方 四亭八当 四通八达 七上八下 七手八脚 七拼八凑 七零八落 七颠八倒 七嘴八舌 横七竖八 

九牛一毛 九世之仇 九死一生 九鼎大吕 九霄云外 九九归一 数九天气 九九归一 一言九鼎 回肠九转 面壁九年 龙生九子 三六九等 十生九死 十羊九牧 十室九空 十拿九稳 十拿九准 三贞九烈 三旬九食 三教九流 


十万火急 十风五雨 十年窗下 十字街头 十行俱下 十恶不赦 十载寒窗 十步芳草 十里长亭 十全十美 十指连心 十拿九稳 十拿九准 十生九死 十羊九牧 十室九空 一目十行 一馈十起 一暴十寒 五风十雨 五光十色 声价十倍 十全十美 驽马十驾 闻一知十 以一当十


 百步穿杨 百川归海 百读不厌 百端待举 百发百中 百废俱兴 百感交集 百孔千疮 百口莫辩 百里挑一 百炼成钢 百年不遇 百年大计 百年好合 百年树人 百年偕老 百思不解 百身何赎 百无禁忌 百无聊赖 百无一失 百依百顺 百战百胜 百折不回 百折不挠 丑态百出 身价百倍 坐拥百城 南面百城 破绽百出 流芳百世 鹑衣百结 漏洞百出 愁肠百结 身经百战千奇百怪 千方百计 千锤百炼 千娇百媚 千疮百孔 千回百转 千了百当 一了百了 一呼百应 一呼百诺 一树百获 一唱百合 百战百胜 百发百中 百依百顺 以一奉百 以一警百 杀一儆百 雀跃三百


 千万买邻 千夫所指 千载难逢 千古绝唱 千里迢迢 千里送鹅毛 千金买骨 千金之子 千里莼羹 千金敝帚 千娇百媚 千锤百炼 千方百计 千疮百孔 千回百转 千了百当 千奇百怪 千人一面 千钧一发 千虑一得 千金一掷 千篇一律 千金一笑 千难万险 千红万紫 千门万户 千仓万箱 千头万绪 千丝万缕 千军万马 千言万语 千辛万苦 千呼万唤 千岩万壑 千变万化 千秋万代 千秋万岁 千差万别 千真万确 千恩万谢 千山万水 千村万落 千刀万剐 千叮万嘱 大千世界 成千成万 敝帚千金 笔扫千军 跛鳖千里 赤地千里 各有千秋 毫厘千里 百孔千疮 横扫千军 下笔千言 咫尺千 万水千山 万古千秋 万紫千红 一字千金 一刻千金 一饭千金 一诺千金 一掷千金 一发千钧 一泻千里 一落千丈 一日千里 一夕千念 气象万千 仪态万千


 万人空巷 万马齐喑 万夫莫当 万无一失 万众一心 万寿无疆 万劫不复 万里长征 万里长城 万应灵丹 万事大吉 万夫不当 万全之策 万世师表 万事俱备 万籁俱寂 万紫千戏 万象森罗 万家灯火 万象更新 万流景仰 万箭攒心 万念俱灰 万事亨能 万死不辞 万目睽睽 万死一生 万古千秋 万古不变 万古长存 万古长青 万古流芳 十万火急 千万买邻 亿万斯年 一本万利 日理万机 气象万千 计出万全 尺幅万里 仪态万千 明见万里 经纬万里 碧波万顷 碎尸万段 排除万难 雷霆万钧 前程万端 咫尺万里 森罗万象 遗臭万年 罪该万死 腰缠万贯 鹏程万里 瞬息万变 千恩万谢 千山万水 

。。。。。。。。。。。。。                              

    [转] <wbr>汉语言中的数字文化 <wbr> <wbr>(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