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译解:7.8 不以三隅反
(2011-06-22 11:15:30)
标签:
《论语》7.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导举一反三道理杂谈 |
分类: 《论语》夜读 |
7•8 子曰:“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举一隅③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
①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
②悱:音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
③隅:音yǔ,角落。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用心思考不得其解的情况下,不去引导他;不到他想问却不知如何提问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如果给他举个例子或道理,他却不能举一反三,那就不再给他讲这个道理了。”
【笔记】: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既讲求方法,也很重视个人的努力,本章对于如何引导、启发学生也是如此。教师,并不是滔滔不绝地将自己所知告知学生,而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使学生在思考中找到答案,在思考中找到问题。至于什么时候去引导、启发学生,还需要一定的观察,孔子认为,要引导学生,应该是在其用心思考却不得其解的情况下才去引导其正确的思考方向,否则其思考未到而加以引导,学生可能就会产生依赖性;要启发学生,也必须在其迷惘不知如何问起的时候启发其去提问。如果对于一个问题,举例或讲道理说明,而他只是死记硬背,没有拓展到其他方面,那么对于这个问题就不必再教导他了。
【点评】:培养人才的方向,决定着教学的内容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