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译解:6.3 颜回好学

(2011-05-30 10:56:42)
标签:

《论语》

6.3

颜回

好学

早逝

不迁怒

不贰过

压抑

怒气

杂谈

分类: 《论语》夜读

6•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①,不贰过②,不幸短命死矣③。今也则亡④,未闻好学者也。”

【注释】

①不迁怒:不把对此人的怒气发泄到彼人身上。

②不贰过:“贰”是重复、一再的意思。这是说不犯同样的错误。

③短命死矣:颜回死时,有说三十一岁,有说二十九岁,有说四十岁。

④亡:同“无”。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最好学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最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英年早逝。现在没有像他这样的人了,我也没有听说过谁如他这样好学的。”

【笔记】:孔子对于颜回,从无恶词,也没有像对其他学生那样进行“启发式教学”,可见颜回对于学习的自觉,对于仁德修养的认真,以及安贫乐道的精神,孔子打内心喜欢,不吝溢美之词,可惜颜回英年早逝,要不,孔子的接班人可能就是他了。本章对于颜回好学的夸赞,孔子并没有从其好学古籍,好学不息去评价,而是举出“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种仁德修养的方面,颇令人费解。私以为,对于颜回的好学无以复加,况且,所谓“好学”,不少的人看上去也有,但能学以致用,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不迁怒,不贰过”,能够“三月不违仁”,显然是颜回高于他人之处,所以孔子没有进一步地表述颜回如何好学,而是以其学以致用来说明其高于他人之处。对于“不迁怒”的翻译,有译成“不拿别人出气”,有译作“不迁怒于人”均可,“迁怒”本身也是现代词汇,可以不翻译出来。此外,我认为,怒气是一种压抑,需要发泄,日常生活中,常常要找“出气筒”,要么是人,要么是物,发泄了才会减轻压抑的程度,而颜回却不将这种怒气释放,不迁怒,仍然以仁待人,固然是好品德,能获得他人的夸赞,但不找途径发泄压抑,而将之纠缠于内心争斗,或许是颜回早逝的一个因素,《史记》上说颜回29岁头发全白,病逝。“不贰过”,同样的错误不会重犯,表明其对过错自身反省之深。至于孔子最后两句的翻译,有认为是多出一个“亡”字,应该连起来“今也则未闻好学者也。”,私以为,“今也则亡”,说的是像颜回这样的人现在我没见到过,“未闻好学者也”,说的是也没听说谁称得上是好学的,一见一闻,也彰显颜回好学无人可及,不必疑本章多处一个“亡”字。

【点评】:迁怒于人,是将自己的怒气传递,或许,最后还传递到自己身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