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译解:5.20 三思而行
(2011-05-19 10:19:54)
标签:
《论语》5.20季文子三思而行清廉机遇机会果敢犹豫不决杂谈 |
分类: 《论语》夜读 |
5•20 季文子①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②可矣。”
【注释】
①季文子:即季孙行父,鲁成公、鲁襄公时任正卿,“文”是他的谥号。
②斯:就。
【译文】
季文子对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才去做。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这样就可以了。”
【笔记】:季文子是鲁国著名的大臣,其为人清廉,勇于改革,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季文子为人谨慎,凡事都要认真思量之后才去做,“备豫不虞”,这种谨慎的性格和做法当然会少犯错误,也能把事情做得细致甚至完美,不过有些时候会也会贻误机遇,当断不断。此处,可能是孔子对季文子的某件事情因为犹豫而失去机会的评价,要不常谈谨慎的孔子怎么会批评“三思而行”呢?至于程子所说的“三则私意起而反惑矣”,认为思考太多则会想到自身的利益而更加迷惑不决,私意,显然不是孔子所要讨论的。相对于季文子的谨慎犹豫来说,孔子认为,处理政事要果敢,如“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6.8),孔子并不反对“三思而行”,而是批评季文子处理政事不够果敢,遇事犹豫不决,专指而不泛指,因为,对于某些人来说,则需要“三思而行”,因人而异。
【点评】:三思而行是谨慎,但也可能会失去机会。
前一篇:《论语》译解:5.19 焉得仁
后一篇:《论语》译解:5.21 愚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