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不该厚此薄彼

(2011-12-12 22:47:04)
标签:

教师

不该

因为家长

权力金钱地位

学生世故

成绩

厚此薄彼

校园

分类: 博主原创作品

http://s6/middle/55c7e4f8nb3e6340a3045&690

    如今,学校受社会不良风气浸染已久,着实难再以“净土”自居。置身其中的教师,倘若自律意识不强则断不能独善其身,更有甚者,如南师大附中吴非老师所言,“有些官员子女在学校,原本很正常,但是校长主任有事没事到班上与他搭几句话;有的教师记性本不好,然而特别能记住这些学生的情况,这就搞出‘特殊学生’来了。”因为诸如此类的被特殊,所以我们总能在学校里看到一些学生享受着与众不同的厚待。站在普通教师的立场上,我当然无权要求同行对全体学生绝对做到一视同仁,但还是想提醒一句:面对学生,教师不该厚此薄彼。

    纵然孔子曾经说过“有教无类”,却也极其重视“贵贱有序”。今天的教师不过普通人而已,苛求他们必须“爱生如子”恐怕只能幻化作美好愿望,惟应提醒的是,教师切不可因为家长的金钱、权力和地位而人为制造出什么“特殊学生“,并施以隆重的厚待,更不能因此对来自底层普通百姓家庭的子女薄情寡义,否则,从大处讲,这是缺乏师德和败坏教风的表现,就学生而言,虽然只是孩子,却在这个问题上心里如明镜似的,他们会看不起教师,连带他们的家长也持相同的看法。试想:在学生及家长心目中毫无威信可言的教师,又怎能圆满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

    我曾著文《让我们回到童年》,理由是童年是人生可以做梦的时代。然而,如今我却看到一些学生“少年老成精”,他们极具“现实主义情怀”,非常懂得揣摩教师的心理,说话行事莫不以迎合教师为最大追求,其结果自然是赢得教师的无限好感,各种荣誉也纷至沓来。相比较而言,那些老实本分的学生,因为不善于和教师套近乎,再加上成绩不显山露水,则容易被教师所忽略,甚至迎面遇见还有可能被教师叫不上名字。作为教师,我相信绝大多数教师不会被那些世故的学生“哄得团团转”,更不会因此就厚待于他们而冷落了其他学生,甚至,我还建议如若遇到这样善于拍马屁的学生,要郑重告诫他们“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他的骨头要是出现问题的话,很可能一生都站不直。”

    对于今天的学校生活来说,最容易造成教师对学生厚此薄彼的莫过于成绩上的差异。好则可以为自己的工作业绩写下浓重一笔,在这样的学生面前,态度亲切和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差则不仅深感头疼且开口闭口“这样的学生教不好”,稍越雷池半步都有可能暴跳如雷,必要时祭出体罚或变相体罚手段也是常有的事。可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忘记“教育的一个特征是慢”,不少教师也会有着和我类似的经历,许多当年在学校是“问题学生”的,成人以后各方面均很正常,有的甚至成就很高,对教师的感情也比较深,相反,一些读书时成绩出类拔萃的学生,走出校门后却有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未必都能一直感念教师曾经对他们的好。

    总之,不论何种原因导致对学生存在着厚此薄彼现象,其实折射出的是相关教师缺乏宽广的胸襟,也是对教育内在规律的一种违背,如果任由这一问题蔓延乃至泛滥,恐怕折损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威信,更会因此败坏教育的形象的声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