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公说供签(二)

标签:
供花乡公口述 |
分类: 随笔 |
“供签”一词是老北京的称谓,乡公说从小都这么叫。
一般背后都粘有竹签子,好在供品上插,叫供签顺理成章,或者蜡扦的扦也合理,都表示尖端插入的状态。
乡公所经历的印象深刻的是过年,家里摆供,蜜供,顶端插供签。
当祭拜仪式进行完了以后,供签以及供品都被小孩子们争抢分食,乡公则经历过手里攥着供签满街跑的场景……,因此说供签没有留存的,只用一次,来年一定换新的,跟春联、门神一样。
过年的供签大致是这样的,这就是供签实物遗留下来不多的原因。
乡公家里用的供签是堆绫的那种,五色织物内包裹着蚕丝,有立体感,从工艺角度讲属于最复杂的一类,也是价格最高的,官商有钱人家想要特殊就只能在尺寸上做文章了,成熟的工艺上再难突破。
乡公问我有没有活胳膊腿的,我没见过,他见过一次,关节部位被铜气眼中心固定,可以转动摆出多种姿态,印象极其深刻。
《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每届除夕,列长案于中庭,供以百分。百分者,乃诸天神圣之全图也。百分之前,陈设蜜供一层,苹果、干果、馒头、素菜、年糕各一层,谓之‘全供’。供上签以通草八仙及石榴、元宝等,谓之‘供佛花’。及接神时,将百分焚化,接递烧香,至灯节而止,谓之‘天地桌’。”
《京都风俗志》中有:“除夕,夜静更深,则爆竹之声渐起,是即接神者。而升平之世,于斯可见其概也”“接神以后,即为新年”。
《光绪顺天府志》中就有记载:“蜜供,用面切细方条,长寸许,以蜜煎之,每岁暮祀神祭祖,用充供果。”老北京用来祭祖上供的蜜供,垒成宝塔形,上面还插“供花”,看起来十分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