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花酱

标签:
瓶家私房菜韭花酱颜色 |
分类: 美食 |
韭花酱,望文生义,虽好理解,但正常人没这么说的,避讳。绝对应该入现代文学史。
某菜入秋以后就开始开花了,挡不住,所以腌制韭花酱就成了一种不容错过的美食,尤其是冬天吃羊肉时,清炖或者涮,相得益彰之感,配其他酱料也好吃,但不经典。
韭花什么时候采摘最合适,一直以来以为嫩的时候好,含苞欲放,跟菜农学了一招,结籽不熟时最佳。
想想也有道理,花瓣毕竟没啥重量和体量,结成鲜籽是花头最重的时刻。
一旦种子成熟成黑色,则做韭花酱的原料可利用部分变少,显然损失了分量。
从利用率的角度讲,这个标准是合理的。
从味道上讲也说得通,花瓣肯定不含什么芳香味道,只有茎柄、种皮才有味儿。
打随机内加盐,打碎的同时搅拌均匀,没放沙果、生姜、辣椒什么的,没时间。
打随机只能打成碎颗粒,感觉还有点粗糙,再捣一下口感合适。
自己做的韭花酱盐量适度,但容易酸,味道、颜色都好,趁新鲜特好吃,为吃韭花买羊肉的节奏。
自做韭花酱纯粹,颜色不纯粹,绿中夹杂黄、白,有斑驳感。外面买的的韭花酱跟颜料一样的均匀绿,不说添加什么了,肯定夹杂大量的韭菜叶,商业无美食。
前一篇:颐和园知春亭借景重现
后一篇:居庸关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