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憋芥辣丝——擦丝版

(2021-11-10 07:17:33)
标签:

美食物理

瓶家私房菜

芥辣丝实验

折耳根

分类: 美食

第二瓶芥辣丝吃得正好,预计繁琐的芥辣丝闷制技术实验仅做了两次貌似就基本达到目的了。
首先是验证了推理结论的正确性,去除花里胡哨的小噱头,排除干扰项找到问题的关键。
炒制过程目的是均匀加热,而不是熟化;花椒炝锅是增加挥发椒香;趁热闷制在冷却是辣味散发的必要条件。时间因素得到确定,众口一词所谓第二天就能吃~当然没有憋三天的辣味冲!

憋芥辣丝——擦丝版


用擦丝器非常快捷,如果味道上只要不逊于手切,必选用工具。用最细的模具,理论上讲表面积越大,芥辣味挥发出来的越彻底越迅速,因为有传说手切丝更好,特意验证了实则不然。


憋芥辣丝——擦丝版


擦丝后再炒,热锅炸焦花椒后关火,下芥辣丝迅速翻炒,均匀受热,不用等芥辣丝蔫软。
之后,装瓶,密封,直到完全冷却后,冷藏。
这个季节放在窗口合适,未必进冰箱。



憋芥辣丝——擦丝版


等第一瓶吃完正好三天后开盖,芥辣味比手切的还冲,窜鼻子的感觉有了,说明闷制时间很必要,擦丝也不输切丝。
只调入醋是基本口味,盐是肯定不用放的,咸菜不咸的梦想完美实现!这是极力探寻芥辣丝做法的初衷。可以适当加点糖,掩盖芥菜本味里的苦味……。

正好从地里抛出了一些折耳根,灵机一动可不可以拌在一起?各地芥辣丝就有跟辣椒、花椒、大蒜、生姜相匹配的,特殊辛香气味理论上不矛盾。



憋芥辣丝——擦丝版


结果大好,简直就是绝配,味道上相得益彰,不抢,独立,对于喜欢这两样食材的人1+1>2。
南北两个区域性食材就此相遇相撞,折耳根拌芥辣丝的发明权在此。
做了两次,基本上达到了目的,至少证明了实验方向正确,比挨个试错运气好。昨天做了第三瓶,擦丝、盖萝卜和混萝卜丝的方法,山东辽东都有这个做法,萝卜里含有芥辣油甙。


昨天的芥菜疙瘩换了一个品种,偏圆型的。两次成功以后增加了信心,趁没涨价又买了一些,1块5一斤,打算埋在大棚土里保鲜,像储存萝卜一样,为了能吃得长久一点。
又多个新课题——芥菜疙瘩储存和久存后芥辣味保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