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憋芥辣丝——切丝版

(2021-11-06 08:50:37)
标签:

美食物理

芥辣丝

制作要领

实验

分类: 美食

特别喜欢芥末味,比如芥末墩、芥末鸭掌以及刺身,酷爱的那种。
还有一种家庭小咸菜芥辣丝想想都过瘾,只是从来没动手做过,据说不太容易,做不好还得往里夹芥末面或芥末油,那就不值当了,下狠心要把芥辣丝做好咯,买了10块钱的芥菜疙瘩,大干一场的架势。
先查方法,晕!从来没见过一种吃食有这样多做法的,还信誓旦旦都说辣眼睛的那种,没一个说不辣的。

憋芥辣丝——切丝版


像求助知识的时候,给你面前堆一堆没用的。芥辣味的散发原理、化学物理条件~啥都找不到,横不能是没人研究这个吧?厨师、主妇都想些啥不要紧,科学家呢?
类似的问题在以前发芥末面的时候也遇到过,也是靠实验解决的。
没有现成的理论就一个一个地试,实验成功自然就总结出理论,实验就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一次做一个芥菜头。

首先是芥菜疙瘩的处理,有说削皮的,有说削了皮就不辣的!我觉得不削皮靠谱,果皮里的味道强烈从萝卜那里推理而来。
小刀轻刮,或者钢丝球擦洗。


憋芥辣丝——切丝版


有说切丝的有说擦丝的,越细越好!这个接受,表面积越大接触空气和挥发越多。先切丝,之后擦丝试试。
也有说用盐杀水的,再把水倒回去闷。看来水里有有效物质,杀出来保留避免炒制时随水份挥发?



憋芥辣丝——切丝版


炒制,统一的理论是不能炒熟,炒熟就不辣,看来芥辣味容易跑丢;花椒炝锅。

不同的是,有说油多有说油少;有关火下丝,有扒拉着炒;有盐醋加入,有不加调料;有说加大蒜、辣椒、姜丝的。
还有说不用炒的,蒸一下闷住也能出辣味,脂溶性还是水溶性是个问题?
先来什么都不加的!同样效果的情况下,越简单越好。





憋芥辣丝——切丝版


憋辣味,也就是闷上,否则芥末味出不来。
统一理论:趁热。
有压实的有松散的;有保温的,有自由冷却的,还有放冰箱冷藏的。
还有说不能沾油的,那干嘛用油炒?
有说拌进去萝卜丝的,也有说用萝卜片压住的。
有说第二天就能吃的,又说闷上一周的。


憋芥辣丝——切丝版

我嘴急,第二天就打开了尝尝,有味儿,但不是呛鼻子辣眼睛的那种,基本满足口味要求。
拌了点醋,辣椒油,生抽。
如果辣味再强烈些,似乎可以完全不加盐,那可是梦寐以求咸菜的最高境界。




憋芥辣丝——切丝版



面包抹榛味巧克力酱,再配芥辣丝,再有一杯豆浆,简单美味的中西早餐搭配。


各种方法都试过看来不现实,试个几种还是有必要,各庄的高招很难甄别,要试了才知道。
基本上的确定的方法是——切丝,加热,憋闷。
变量是:粒度、温度、溶剂、添加剂、保温、时间等等,排列组合就是试验次数,说难不难,说易不易。
还有一个大变量,芥菜的品种和产地,在家只能就地取材,实验结果有前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立冬下~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