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规矩

标签:
365印规历史民科30 |
分类: 收藏 |
书画作品种用印一定要规矩,离了歪斜的钤印太煞风景,不在意的绝非大手笔。
扉页、信札上的钤印也是一样,必取方正,岂能瞎盖,否则很难让人看出文化修养,虽然形式上像那么回事儿,骨子里少了尊重和审美,签售时太随意有辱斯文。
印盖正了是基本功,前提是多盖,熟能生巧。新手哆哆嗦嗦越认真越偏,所以文房里配套用印有一工具曰印规,也叫印矩,印规矩!
印规就是木工的直角尺,一定是L型的,要用垂直的两边瞄准纸边平行,才能摆正印规,方可以盖得正。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无以规矩不成方正。
流行得谬误很多,大概都没有真正使用过,想当然。比如圆形缺掉右上四分之一角,有紫檀、刻铜的都非常精致,但四分之三的圆弧如何找垂直,仅仅凭着缺口的小直角非常不好操作。
也有把铜仿圈当印规的,太薄了,印章没比划好印色就蹭纸上了。印规一定要有厚度,适合方章倚着犄角上下移动。
古玩市场很少见到到代的印规,都是新的,竹木牙角雕工细致,用壁搁改制的比较科学。在新疆见了块印模,戳印花布的边角纹饰,直角造型,大小、厚度很适合作印规,物尽其用。
印规出现时间不长,基本上流行于近百年之间,相对于印的使用历史来讲相当不配套,究其原因用印的人越来越生疏是硬伤,不擅长干脆就找捷径……
方章如果边框处理随意,或者追求独特的艺术效果,用不了印规,摆正了印着也歪。圆章、随形章就根本没有印规了,总不能一枚章配一个规矩吧,所以,印规解决不了全部问题,钤印是门艺术,须要修炼,印规只是给生手一个依靠罢了,置于案头显摆也就表明自己low。
前一篇:蝴蝶·忍·不忍
后一篇:维族戳印布之蝴蝶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