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子烤肉

标签:
365瓶家私房炙子烤肉瓶说 |
分类: 美食 |
说京城美食的必说炙子烤肉,说炙子烤肉的必说文吃武吃……,早想就此写几句。
烤肉季和烤肉宛说是百年老店,百年历史吧,连续经营实际上也就30年。炙子烤肉流行得更晚,大概跟什刹海繁华起来的时间相近。上学时常在后海游泳,那时候去烤肉季吃饭的都是旅游公司的大巴拉着老外去,老百姓想也别想,到如今普通人家有多少吃得起烤肉季呢?还是做游客的生意,最多换作内宾了。
在早穷哈哈的底层吃一顿烤肉绝对算大餐,钱花到位了还不享受一把非解放人家后厨是什么心态?穷仗义?搭条毛巾脚踩板凳这劲头不得吃个十斤八斤的,一斤还不够折腾呢。
文人更别想,正襟危坐都怕失了风度,露出文身吓唬谁呢?武吃是个噱头,也就是暴发户逗个闷子。
居家做烤肉很简单,主要是要有个铸铁烤肉铛子,不是饼铛,地面起瓦楞的那种,好多店都用这个当炙子,老虎买东西店家搭送了一大一小俩,也不知道原本干什么用的。
肉要提前腌一下,常规用点姜、生抽、盐和糖。瓶家放盐、姜、蚝油,
腌渍的汁水丰富一些,口味随意,最重要的是洋葱,量要大一些,盐加到洋葱身上,杀出汁,浸入肉里。
烤盘上火加热,一点点底油,腌好的肉直接倒上,呲啦……
特意亮了一下底,瓦楞状,好处是不扒锅,而且局部受热不太剧烈,更能保持肉的鲜嫩度。一旦有些汤汁渗出,也会流到沟槽内……。
这一点跟炙子烤肉里的炙子异曲同工。
鉄炙子就是炉镗里的炉条,拆卸方便,尤其适合庙会露天摆摊,小时候初见炙子烤肉就是在庙会,豁大的铁篦子声光电的效果特聚人气儿……。真不知现在后厨怎么烤,汁水都流到灶里面?
操作得当是不会流出很多汁水的,肉里锁住水分是烤肉的第一要务。
筷子翻动即可,使肉受热均匀,实际上不均匀也好,一面焦一面嫩……。六道木的筷子只是足够长,也不是客人使用的,是厨师的家伙什,十斤八斤肉就得使俩棍儿,别拿它耍,真叫耍涅~
大葱和香菜最后放。
因为有洋葱在内,习惯只加香菜,尤其是牛肉。
不加孜然和辣椒面,否则就是烤串的味道了。传统北京烤肉是葱、香菜的混合味道,就像清真菜里葱爆、芫爆一样,只是多了点焦香。
北京的新疆馆子里有道炒烤肉,特著名,但在新疆本地没有,应该就是从炙子烤肉过渡过来、以炒勺烹制、加入孜然辣椒面并香菜的京疆混搭味儿。
这是羊肉。
烤肉季是羊肉,烤肉宛是牛肉。
羊肉腌制放洋葱是新疆的高招,竟成传统就是大葱,量要大,按着有点少了,葱不够。
家里做炙子烤肉直接端锅上桌,铁锅余温正好不泄锅气,离了铁锅装冷盘里就差点意思。
饭店里上个明火烤盘也是这个初衷,会操作的自然最好,不会弄的手忙脚乱,还吃得费劲,更别说蹲条凳上举俩棍儿了……。
小烤盘尚有可操作性,大炙子武吃就是个传说,饭馆有饭馆的卖点,但文化不能被钱牵着走,更别在台面上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