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协昌祥的刻瓷加彩盖碗

标签:
365刻瓷浅绛刘海天仙黑马盖碗400 |
分类: 收藏 |
“客去茗香留舌本
癸亥之春协昌祥作”,句子取自陆游《晚兴》:“并檐幽鸟语璁珑,一榻萧然四面风。客散茶甘留舌本,睡余书味在胸中。浮云变态吾何与,腐骨成尘论自公。剩欲与君谈此事,少须明月出溪东。”茶具上常见,
尘土老厚,但清楚地记得落款是——“协昌祥”。
同样的隶书,同样的签名,就是一人手笔。
癸亥年是1923年,民国12年。
对这种刻瓷加彩不了解,感觉应该属于刻瓷浅绛,或是新彩,不是粉彩。
刻瓷浅绛显然又是个空白……。
当时对民国时期的这种画片陌生,散花仙女和戏蟾刘海也能在盖碗上?今年淘了体个万子林的盖碗也是天仙和刘海的组合,思路上才又通畅了一些。
刻瓷还算细腻,冷眼看上去刻画线条还以为是墨彩,用指甲划过能明显感觉到刻痕。
刻瓷入画优劣各具,双勾大字文气十足,符合民国时期流行金石复古的装饰、欣赏潮流。但以刀代笔,单线刻划非常吃功夫,工笔白描搬到瓷釉上,难度增加不是一点。
所以刻瓷花草、人物细看都不很传神,花草尚可,人物呆萌!加彩以后画面就生动起来了……,这也许就是刻瓷浅绛的创作基础。并且加彩也是淡淡的颜色,仍以线条为主,绝对不必突出颜色。
这后得的托倒是跟原套更匹配,落款都是癸亥春……。
如此看来民国时期景德镇协昌祥的刻瓷浅绛倒是独树一帜了,跨界出效果,创新有奇特。如果非得往前捯,与填彩和斗彩兜属于单线平涂一个类型。
一个小盖碗承载的信息量不小,小中有大,盖碗就是个筐,什么工艺都往里装。